IPO申报概况 - 公司拟北交所IPO上市,公开发行不超过2389.5575万股 [2] - 此次为第二次IPO尝试,曾于2022年6月申报创业板,2023年1月上会被否决 [2][6] 财务业绩表现 - 报告期内(2022-2024年)营业收入持续增长,分别为3.14亿元、3.81亿元、4.65亿元,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21.97% [3] - 净利润波动较大,分别为1.19亿元、1.32亿元、1.04亿元,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滑21.6%,出现增收不增利现象 [3] - 综合毛利率持续下滑,报告期内分别为60.58%、59.86%、46.56%,2024年毛利率同比下滑13.3个百分点 [3] 产品定价与盈利能力矛盾 - 主要产品前道检测修复设备平均销售单价持续上升,报告期内分别为514.9万元/台、778.2万元/台、911.03万元/台 [4] - 2024年产品单价较2022年累计增长79.63%,但同期毛利率大幅下降,形成"单价涨、毛利降"的反常情况 [2][4] - 北交所要求公司结合客户变动、定价策略、行业周期等因素说明2024年毛利率大幅下滑的原因及合理性 [5] 存货管理问题 - 存货规模持续高企,截至2022年末、2023年末、2024年末,存货分别为4.32亿元、7.57亿元、7.41亿元 [12] - 存货占资产总额比例极高,报告期末分别为50.59%、64.04%、67.92%,意味着公司超六成资产为存货 [12] - 存货周转率持续偏低,报告期内分别为0.35次、0.26次、0.33次,始终低于可比公司中科飞测 [12] 存货跌价准备计提 - 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长期处于低位,报告期内计提比例分别为1.75%、1.67%和3.52%,低于自研设备厂商中科飞测 [12] - 历史数据显示(2019-2022年上半年),公司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分别为0.69%、1.21%、1.28%、1.45%,多数时间段远低于同行均值 [11] - 存货周转慢但计提比例低,与"存货周转越慢应计提更高比例跌价准备"的逻辑相悖 [11] - 北交所重点关注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方法、可变现净值确定依据及与同行业比较情况 [14] 历史IPO审核问题 - 首次创业板IPO被否核心原因为存货周转效率与跌价准备计提问题 [2][9] - 历史存货周转率远低于同行,2019-2022年上半年分别为0.23次、0.32次、0.38次、0.09次,同期同行均值分别为0.78次、1.11次、0.95次、0.52次 [9][10] - 重启IPO后存货管理问题未解决反而加剧,面临"存货占比高、周转慢、跌价计提低"三重压力 [2][12] 公司业务与技术 - 公司专注于半导体前道量检测设备领域,深耕十余年,已形成最高可达12英寸、14nm制程的修复工艺平台 [2]
卓海科技:毛利率大幅下滑,存货旧疾未愈反添三重压,跌价计提方法再引监管关注|IPO观察
钛媒体APP·2025-10-23 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