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主旨与背景 - 10月23日金融司法国际论坛在上海召开 主题为“金融高水平开放的法治保障” [1] - 来自中国 美国 英国 日本 新加坡 卡塔尔等国的金融实务界 司法界和学术界专家参与 旨在推动经验互鉴 维护全球金融市场安全与秩序 [1] 金融法治的核心原则 - 金融活力在于流动与创新 安全与秩序需法律规制与司法保护 金融法治需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结合 坚守服务实体经济根本方向 [3] - 需加快案例法治建设填补新兴业态规则空白 缩小新兴金融实践与传统法律框架的适配差距 [3] - 坚持开放包容生态 法律规则是金融全球流动共同语言 加强不同法域司法合作与规则融通对接 [3] - 坚持问题导向 促进理论研究与司法实践互动 为金融审判现代化与国际化贡献中国经验 [3]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法治需求 - 上海正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 金融高水平开放亟需坚实法治保障 金融发展与法治完善相辅相成 [5] - 上海金融开放能级持续跃升 司法效能持续提高 “十五五”规划在即 金融法治需发挥固根本 稳预期 利长远作用 [4] - 当前开放面临数字金融 跨境交易 金融科技等带来的数据安全 监管协调 投资者保护新挑战 亟需加强国际司法合作 [5] 上海法院系统的司法实践与规划 -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链接枢纽作用日益明显 对金融法治需求增长 上海法院将持续强化制度供给 完善与国际接轨的金融法治体系 [6] - 将优化司法服务 打造市场化 法治化 国际化营商环境 推动法治成为金融开放合作“最大公约数” [6] - 将深化交流合作 推动国内外司法经验共享与规则互鉴 构建互利共赢法治“朋友圈” [6] - 上海金融法院从审理公正 程序高效 诉讼便捷 裁判可预期四方面保障开放 重视典型案例审理 创新审判执行机制 [6] - 打造“智审 智管 智源 数字法庭”四位一体数字法院 建立案例测试机制 提高跨境金融争端解决质量和效率 [6] 国际视角与前沿领域关注 - 各国专家需加强对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交流研讨 以提升市场规则确定性 [7] - 最高人民法院将加强对新兴领域金融纠纷调研 协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统筹创新与安全 [7] - 真实完整的信息披露是资本市场健康运行基石 有效的私人执法是公共监管必要补充 [9] - 需清晰界定“虚假披露”“重大遗漏”等概念 明确损害赔偿计算标准 完善程序法规定 [9] 特定金融领域的法治探讨 - 东亚信托法注重委托人与受托人合同关系 赋予委托人较大监督权 灵活结构推动区域金融创新与资产管理发展 [8] - 针对离岸金融市场风险 需强化监管措施 包括严格准入审查 持续合规监控 推动国际信息共享与合作 [9] - 需在稳健监管与开放创新间取得平衡 以促进离岸金融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 [9]
国际专家学者沪上论剑 献策法治护航金融高水平开放
国际金融报·2025-10-24 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