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SAF政策与需求趋势 - 欧盟规定2025年SAF加注比例达2%(相当于近100万吨需求),2030年提升至6%,2050年提升至70% [2] - 新加坡计划从2026年起对所有离境航班征收可持续燃料税,印度、马来西亚、韩国将从2027年起推出SAF强制掺混配额 [1] - 业内预计2030年至2035年SAF行业供需缺口将超2600万吨,按当前近20000元/吨价格计,市场规模将达数千亿元 [1] 中国SAF产业发展现状 - 中国民航部门计划今年SAF消费量达2万吨以上,并已启动验证飞行,国航、东航等航司从多个机场起飞的航班开始加注SAF,目前国内航班正常态化加注掺混1%的SAF混合燃料 [3] - 中国可持续航空燃料产业联盟于8月下旬成立,全国首个SAF产业专项政策《成都东部新区支持可持续航空燃料发展的若干政策》随后发布 [3] - 中国内地已至少有16个SAF项目,今年产能约100万吨,预计2026年将迅速提升至200万吨 [5] 企业布局与产能建设 - A股公司布局SAF业务明显提速,如锡装股份拟共同出资设立公司投资SAF技术,君恒生物正推进100万吨/年废弃油脂加工SAF项目(全国在建最大),维尔利在江苏南通投资建设废弃油脂预处理工厂 [5] - 传统地炼企业迎来转型良机,山东、浙江等地炼厂可利用现有设施改造生产SAF,或通过整合原料收集、对接航空公司打造绿色产业链 [5] - 回收废弃油脂加工成高附加值SAF产品可获得更高利润,中国因化工制造能力强和废弃油脂资源丰富,在生产SAF成品上具有总成本低的竞争力 [6] SAF的技术路径与环境效益 - SAF相较于传统燃油可降低69%—90%的二氧化碳排放,且能与现有商飞动力系统无缝衔接,成为航空业实现2050年零碳排放目标的主要可行路径 [2] - 目前基于油脂与废油的HEFA-SAF占据市场大部分份额,其他商业化可行路径包括利用非粮食生物质制成“绿色乙醇”生产SAF,以及利用二氧化碳加绿氢合成电子甲醇生产SAF [7] - 中国是餐饮大国,食用油消费量大,地沟油收集成本相对较低,经过加工可转化为生物燃油,2024年中国UCO(工业级混合油)出口总量达295万吨,创历史新高,主要外销用于生产生物柴油和SAF [2] 成本挑战与市场瓶颈 - 欧洲SAF价格近期突破2700美元/吨,价格上涨受强制添加政策执行力度、原材料成本及长期需求提升等因素影响 [4] - 国际航协估计SAF全球平均成本是喷气燃料的4.2倍,传统燃油价格在2025年预计下降将使SAF采购成本更显高昂,地沟油成交价格一度攀升至每吨7000元,接近食用油价格 [8] - 全国地沟油每年最多收集500万吨左右,即使全部用于生产航空燃油,年产量仅30多万吨,对于航空业未来需求而言杯水车薪,实现SAF产量进一步扩大需要原料多元化 [6] 航司应对与行业影响 - 香港国泰航空承诺2030年将SAF消费比例提高至10%,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多数航司将SAF应用视为ESG体系建设的一部分 [3] - 中国东航专项编制《碳达峰行动方案》推进SAF部署与应用,但从巴黎机场起飞的中国航司因加注SAF比例增加导致燃料成本抬高,成本消化成为新课题 [3][9] - 中国民航业面临两难局面,一方面需响应“双碳”目标,另一方面脱碳技术带来的成本压力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影响航司地位,今年上半年三大航空央企虽减亏但仍继续亏损 [9]
碳减排最多达九成 新型航空燃料直面高成本与低产能考验
证券时报·2025-10-24 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