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丝绸之路对合作共赢的价值
经济日报·2025-10-24 05:46

数字丝绸之路的概念与意义 - 数字丝绸之路概念于2017年首次提出,强调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纳米技术、量子计算机等前沿领域合作,推动大数据、云计算和智慧城市建设 [1] - 2019年进一步明确建设数字丝绸之路和创新丝绸之路,通过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技术转移四大举措推进合作 [1] - 该倡议旨在推动全球经济复苏、促进互联互通和打造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指明方向 [1] 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 2023年美国、中国、德国、日本、韩国五个国家的数字经济总量超过33万亿美元,其数字经济增速均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 [2] - 2023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53.9万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增加3.7万亿元,规模稳居世界第二 [2] - 数字化正加速向传统产业全面渗透,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2] 数字丝绸之路的战略价值 - 实现互联互通合作模式升级,从传统基础设施硬联通向云计算、大数据、5G、人工智能、跨境光缆等软联通领域延伸 [3] - 截至2022年底,中国已与17个国家签署数字丝绸之路合作谅解备忘录,携手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数字发展环境 [3] - 为打破全球数字贸易壁垒、促进多边规则协调提供平台,倡导数据跨境流动安全有序、技术标准统一兼容 [4] 具体合作实践与成果 - 在丝路电商框架下,中国已与30多个国家签署电子商务合作谅解备忘录并建立双边电子商务合作机制,合作伙伴遍及五大洲 [4] - 中国与巴基斯坦共同建设的中巴跨境光缆项目是中巴首条跨境直达陆地光缆,中国-东盟信息港是推动技术共享和创新的区域性合作平台 [5] - 这些项目提升了区域互联互通水平,为跨境电商发展、跨境数据畅通流动提供重要支撑 [5] 数字贸易规则制定进展 -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设立专门的电子商务章节,在电子认证和电子签名、线上消费者保护等方面作出规定,为区域数字贸易合作提供重要参考 [6] - 中国通过建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和启动出口监管新模式,深化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数字贸易合作,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便利化政策经验 [6] 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 面临全球数字治理机制碎片化、多边协调难度较大、新型数字贸易壁垒增多、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突出等挑战 [7] - 需进一步推动双多边规则协调,通过对话机制加强政策制度协调,探索形成区域性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示范区 [7] - 探索建立数字贸易争端解决机制,为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提供透明、有效、低成本的争端解决渠道 [7] - 加强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合作,强化数据安全治理顶层设计,加快确立数据安全防护能力标准,推动建立国际合作机制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