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河南文旅通过融合科技与创意、打造沉浸式体验及提供暖心服务等创新路径,成功将厚重历史文化转化为广受欢迎的文旅产品,实现从“网红”到“长红”的转变 [7][12][15] 创新路径:科技与创意融合 - 殷墟博物馆将数字技术深度融入文化传播,通过“子何人哉”专题展的互动投影和沉浸式数字展厅的三维动画与增强现实技术,重现3000年前殷商都城景象 [7] - 河南博物院推出“可体验的文创”如“考古盲盒”,激发游客对文物的兴趣,并通过“修复盲盒”“传拓盲盒”等系列产品将短期爆款发展为长期IP [7][8] - 殷墟博物馆以“融古通今”为理念开发近900款文创产品,并注册“礼文宫”等特色IP,打造文创商店、中餐厅、咖啡厅等多业态文化消费体验 [8] 产品与市场表现 - 河南博物院文创产品从2019年的100款发展至2000多款,“考古盲盒”年产值超3000万元,并通过国际授权展和跨境电商销往海外 [9] - “绢舞飞天”“华服来潮”品牌服饰及“妇好鸮尊拼插积木”等文创产品远销加拿大、英国、美国等多个国家 [9] - 2024年河南博物院与卢森堡国家博物馆合作举办“小而美”文物展,开发多款瓷器、饰品等文创产品获好评 [9] 沉浸式体验打造 -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自2021年6月开业至今年上半年已接待超5000万观剧人次,通过21个戏剧、每天近800分钟不重复演出讲述黄河文明与中原文化 [12] - 项目致力于打造“记忆锚点”,满足游客对主动参与、深度体验、情感共鸣的需求,提供心动时刻和值得铭记的美好时光 [12] - 建业电影小镇以“跟着电影去旅行”为主题,让游客从“看电影”变为“演电影”,万岁山武侠城构建全域沉浸式武侠主题目的地,实现“一步一景、一景一戏” [12] 运营细节提升沉浸感 - 万岁山武侠城实现“全时段、全空间”戏剧覆盖,白天有《三打祝家庄》实景马战等演出,夜间有街头快闪微演艺,游客从“旁观者”变为“局内人” [13] - 在复原的宋代街巷、镖局等场景中,游客时刻处于“戏”中,沉浸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 [13] 服务优化与口碑传播 - 云台山景区坚持“不让一位游客受委屈”的服务理念,今年“五一”假期每天免费发放万斤西瓜与5万支雪糕,设立百米冰墙,并提供露天电影、绿豆汤等物品 [14] - 2023年“五一”假期老君山景区因限流为近千名未能入园游客送上餐饮并出具“十年欠条”,承诺十年内免票一次,以诚信赢得好评 [14] - 行业认为发自内心的服务能形成口碑自发传播,将“流量”变为“留量”,助力目的地从“网红”变为“长红” [15]
解锁河南文旅“破圈”密码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10-24 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