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别再执着于AGI,是时候考虑MCI了
36氪·2025-10-24 07:12

核心观点 - 在追逐通用人工智能(AGI)的过程中,人类可能正在丧失更重要的东西——人类自身的思考能力,即跨越了“最低认知完整性”(MCI)的边界 [4] - 更紧迫的问题并非机器何时跨越AGI门槛,而是人类是否早已越过了自己的认知边界,导致思维过程被悄然外包 [4] - 若AGI是机器的终点线,MCI或许就是人类认知的概念性生存线,竞相打造更智能的机器可能正在掏空人类进行原创性自主思考的能力 [7] 认知外包的影响 - 思想外包会侵蚀好奇心,使思考变得被动,这种现象被称为“元认知惰性” [5][6] - 跌破MCI阈值并非突发事件,而更像肌肉萎缩,力量缓慢流失,导致思维逐渐沦为被动接受者 [6] - 人类智力生活在技术与“科技巨头”铺设的轨道上运行,停留轨道越久,重返独立思考之路就越艰难,认知之旅成为他人或他物的旅程 [6] 解决方案与应对 - 解决方案在于主动制造摩擦、提出更优质的问题,并适时暂停以重获思维主导权 [5] - 主动制造摩擦,例如在查询前先暂停片刻,自己动手解决问题,以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8] - 将人工智能视为训练伙伴,在接受其输出结果前先对其提出质疑,让它协作而非仅仅服务 [8] - 定期进行认知休整,每周至少一次彻底断开与算法的连接,通过阅读实体书、书写或交谈来守护人类认知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