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迁房便宜,到底能不能买?有人省下百万,有人赔本,这些坑必须避开
搜狐财经·2025-10-24 07:20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的接待室里,李女士握着一份泛黄的购房合同,声音颤抖地向检察官陈述:"我花180万买了套回迁房,装修入住半年后,有个自称 房主的人拿着钥匙开门"她购买的房子没有房产证,仅凭卖家高某某在物业水费单上的名字就支付了全款。 直到真房主,高某某的哥哥拿着法院判决书出现,李女士才意识到自己陷入了典型的回迁房交易骗局。 这类案件在房价高企的一线城市尤为常见。 2025年5月,郝某和赵某同样因轻信熟人介绍的"内部渠道",向自称能低价购买回迁房的王某转账50余万元,最 终卖家失联,钱房两空。 隐蔽的风险是卖家的违约成本极低 当房价上涨时,原房主可能宁愿支付违约金也不愿按原价交易。 2019年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终审裁定的周龙诈骗案中,被告人利用购房者对低价回迁房的 渴望,在11年间诈骗十余人共计700余万元。 他虚构自己拥有多套回迁房资源,甚至伪造拆迁协议,让受害者支付定金后以各种理由拖延交房。 交易过程中的资金安全同样值得警惕 昌平区人民检察院办理的另一起案件中,护士刘女士通过病人家属崔某购买回迁房,支付23.4万元购房款后才发现崔某所谓的"关系人"早已患脑癌失去行为 能力。 检察官提醒,购房款应通过银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