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走出误区,正确认识“精神科”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10-24 07:34

医护人员在北京安定医院门诊诊室内接诊。(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摄 提起"精神科",有些人会有误解。事实上,精神科与其他医学科室并无本质区别,其诊疗范畴也远比许 多人想象得广泛。公众对精神科存在哪些常见误解?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安定医院多位专家。 需要强调的是,大多数精神疾病经过系统规范治疗后,预后都是不错的。即使是公众眼中最严重的精神 分裂症,只要能够早期识别、规范治疗并按医嘱服药,许多患者能够实现临床康复。 误区2:患精神疾病是性格缺陷、想不开或意志力不足的表现 董芳:这个误区把医学问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够坚强",是导致许多患者不被理解甚至不愿就医的重要 原因。事实上,精神疾病是由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疾病状态,与性格缺 陷或意志力薄弱并无直接关系。 从医学角度看,精神疾病与大脑功能异常密切相关。例如,抑郁症常与大脑中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功能 失调有关,精神分裂症与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失衡有关,并可能伴随大脑结构(如海马体、前额叶皮层) 的轻微改变。这些生理层面的异常,是无法单靠"意志力"来扭转或控制的——就像糖尿病患者无法 靠"坚强"让胰岛素分泌恢复正常一样。 误区3:去看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