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志刚: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的逻辑与实践
经济日报·2025-10-24 08:01

数字经济规模与战略地位 - 数字经济是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其规模从2012年的11.2万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53.9万亿元 [1] - 2024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左右 [1]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 [1] 数字经济与创新发展 -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与传统要素结合推动经济发展质量、效率、动力变革 [3] - 数字技术对三次产业进行深度赋能,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3] - 数字平台突破时空限制,加速创新资源的集聚整合与共享开放 [3] 数字经济与协调发展 - 数字经济为后发地区提供“变道超车”契机,衍生平台经济、零工经济等新业态 [4] - 企业利用数字技术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例如将研发中心设于一线城市,数据中心设于中西部 [4] - 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完善和电商直播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4] 数字经济与绿色发展 - 利用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制造业全流程进行监控优化,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5] - 数字技术构建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现对大气、水、土壤等要素的全天候实时监控 [5] - 数字经济在源头预防、过程管控、末端治理等环节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5] 数字经济与开放及共享发展 - 数字技术推动贸易数字化,降低“全球买、全球卖”门槛,提升跨境支付和通关效率 [6] - 企业利用大数据分析预判全球产业动态,使跨境投资更加精准高效 [6] - 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等模式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数字经济创造新增就业岗位 [6] 产业结构升级路径 - 数字经济驱动产业价值链从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催生新产业新业态 [7] - 数字技术通过“赋能、改造、替代、融合”作用,推动产业智能化、融合化、绿色化发展 [7] - 产业结构高级化提升要素配置效率并倒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供需高水平动态平衡 [7] 要素配置优化 - 数字经济通过数据要素的渗透与协同,改变传统要素配置模式,提升配置效率 [8] - 数字平台精准匹配供需,引导劳动力、资本、技术在时空上高效流动 [8] - 算法推荐机制推动存量要素向高生产率部门转移,形成“数据驱动+算法优化”配置模式 [8] 数字经济发展挑战与未来方向 - 数字经济发展存在大而不强、快而不优问题,如治理体系不完善、核心技术创新不足 [9] - 需强化顶层设计,超前部署5G、千兆光网、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9] - 需推进数据立法,明确数据权属、流通、交易规则,建立健全数据要素市场规则 [9][10] 核心技术攻关与产业融合 - 需构筑自立自强的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制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攻关计划 [10] - 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聚焦集成电路、先进计算等领域构建国际竞争力数字产业集群 [11] - 深入推进产业数字化,引导数字技术在智能制造、智慧农业等领域持续发力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