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十四五”期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 腾讯、阿里等国产大模型成为“全球顶流”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2025-10-24 08:27

行业规模与增长 - 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过5100家 [2] - 国产大模型日均Token消耗量从2024年初的1000亿增长至2025年6月底的30万亿,1年半时间增长300多倍 [2] - 中国已发布大模型数量位居全球首位,在全球知名AI开源社区HuggingFace榜单前10名中占据9席 [2] 技术创新与性能突破 - 快手视觉生成大模型“可灵AI”用户规模突破2200万,其视频生成模型占据全球约30%用户份额 [4] - 可灵AI辅助制作使短剧整体剧集制作时间缩短至传统制作时间的1/3 [4] - 阿里通义大模型全球下载量突破6亿次,衍生模型超17万个,阿里云在全球29个地域设有91个可用区 [4] - Qwen3系列模型采用混合专家架构,以不到1/3的参数量实现同等顶尖性能 [5] - 腾讯混元图像3.0在国际大模型竞技场LMArena最新文生图榜单中排名第一 [11] 应用场景与产业赋能 - 京东物流大模型技术已在全球超500个仓库中应用,实现机器人从“被动响应”升级到“主动预测” [7] - 百度文心大模型支持国家电网推出“光明电力大模型”,推广无人机巡检年巡检杆塔500万基,减少人工登塔次数40% [8] - 中国移动九天大模型具备工业场景下复杂动作理解、移动目标分解等高阶视觉能力 [8] - 百度文心生态服务企业已超过76万家,向化工、医疗、农业、物流等产业纵深渗透 [13] - 360智能体工厂支持通过自然语言定义智能体,无需编程或低代码能力 [13] 产品生态与市场探索 - 腾讯形成元宝、混元、ima、API与企业服务接口等丰富产品体系,覆盖多模态生成及理解模型 [11] - 中国移动成功打造数万卡智算集群、数万亿Tokens高质量数据集和万亿参数AI大模型 [12] - 国产大模型训练使用的中文数据占比已超过60%,部分模型达到80% [9] - 行业呈现推理能力提升、算力成本降低、应用转向开源生态等趋势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