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批敲钟人,已在路上
 36氪·2025-10-24 09:32
文章核心观点 - 一级市场迎来关键转折点,募资、投资、退出节奏同步加速,市场情绪和交易活跃度显著回暖 [1][3][6] - 国际资本对中国资产的认知发生根本性扭转,从“不能投”转变为“不能不投”,海外长线资金正积极回流 [2][5][7] - 香港IPO市场表现强劲,融资额大幅增长并吸引大量企业排队,为一级市场退出提供了关键通道 [3][4][5] 港股IPO市场表现 - 截至9月底,港交所IPO融资总额达1829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超过两倍 [4] - 上市科正在处理的公开上市申请近300宗,其中近半数为科技公司 [4][5] - “A+H”模式成为中流砥柱,前九个月融资额占据港股IPO的近半壁江山 [5] 国际资本动向 - 海外投资者参与新股认购热情明显上涨,来自欧美、中东及新兴市场的长线资金成为基石锚定投资的坚实力量 [5] - 中东主权财富基金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关注中国市场,例如中联投与阿吉兰全球签署规模3亿美元的股权投资基金合作协议,招商资本也与卡塔尔投资促进局探讨共同发起产业基金 [8][9] - 多家美元基金或双币基金自2025年Q2以来重启冻结三年的关键岗位招聘,投资人招聘明显增加以应对中国企业出海需求 [9] 市场情绪与行业影响 - 退出预期的改善直接盘活了整个投资链条,基金更有底气与LP沟通后续募资,后期项目估值体系得以重构 [3] - 市场信心回升,交易活跃度增强,外资LP对中国资产的态度从观望转向试探性回归 [6][7][10] - 多家机器人领域头部企业如云迹科技、优艾智合等正排队等待上市,显示出特定科技赛道的活跃度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