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向西,向希望!——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建设克拉玛依校区纪实
中国化工报·2025-10-24 10:48

学校定位与发展历程 - 学校作为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学府,始终坚守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初心,与国家能源工业发展同频共振 [1] - 2015年10月21日教育部批复同意建设克拉玛依校区,开启了服务国家能源安全战略、服务西部和边疆发展的新篇章 [1] - 校区明确了"立足新疆、面向西部、服务全国、辐射中亚"的办学定位和"高层次、应用型、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2] 人才培养成果 - 十年来克拉玛依校区累计培养六届本科毕业生共5766人,赴西部地区就业学生占比达62.3% [1] - 留疆毕业生中疆外生源占比达84.7%,体现了对西部人才供给的贡献 [1] - 校区构建了"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的实践教学体系,依托校内24栋实训厂房和校外39个高质量实践平台 [5] - 与14家重点企业和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共建数智油气现代产业学院,累计聘用353名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 [5] - 校区重点面向中亚国家招收来华留学生,已有近200名留学生在此学习 [6] 师资队伍建设 - 克拉玛依校区专任教师从47人增至523人,高级职称与博士占比均超过55% [2] - 学校累计选派百余名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西迁",并借助"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 [2][3] - 已有来自62所高校的230位银龄教师先后投身克拉玛依校区建设 [3] 科研创新与产业服务 - 2021年9月揭牌成立数智油气现代产业学院,聚焦油气行业数字化、智能化与绿色低碳转型 [4] - 学校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建设12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 [4] - 发起成立新疆能源行业CCUS创新发展联盟,服务能源产业向低碳、绿色、智能化转型 [4] - 近三年校区以第一完成单位获2项自治区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企业技术服务合同金额达1.9亿元 [5] - "碳中和与能源经济咨询研究平台"获批首批自治区咨询研究平台 [5] 国际合作与战略布局 - 学校构建辐射"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合作网络,以校区为纽带深化与中亚各国合作 [6] - 校区与哈萨克斯坦哈英理工大学共建中哈石油工程国际联合实验室,携手承办2025年提高采收率技术国际研讨会 [6] - 与乌兹别克斯坦都灵理工大学塔什干分校等中亚10所高校签订合作协议,连续五年承办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 [6] - 未来将加快建设"四个基地",包括人才培养基地、科技创新基地、科技文化交流基地和高等教育示范基地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