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湾区体育社交“热”:“硬联通”持续升级之下的匹克球风潮
南方都市报·2025-10-24 12:24

匹克球运动在大湾区的兴起 - 匹克球作为一项新兴社交运动,正在粤港澳大湾区掀起跨城热潮,专业匹克球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1] - 该运动被比喻为“拿着乒乓球拍在羽毛球场上打网球”,门槛低且有趣好玩,吸引了大量爱好者 [3] - 深圳华强北一家球馆的数据显示,其85%的顾客为香港人,反映出港澳球友“北上打波”已成为新风尚 [1][7] 跨城运动热潮的驱动因素 - 香港场地租金高昂,部分匹克球场与羽毛球场地共用,缓冲区不足,一小时费用在400港元至600港元不等,而深圳场地一小时仅需约100元人民币,成本优势显著 [3] - 大湾区基础设施“硬联通”持续升级,“半小时交通圈”和“一小时生活圈”成为现实,例如香港市民Jesss从家到深圳球馆仅需45分钟 [1][2][3] - 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等交通枢纽贯通,以及广深港高铁“公交化”运营,极大便利了跨城流动,截至10月20日深中通道总车流已达4221万车次 [2][9][10] 匹克球的社交属性与商业模式 - 球友们通过微信群接龙报名“转转赛”,场地费AA制,运动成为打通不同圈层、结识新朋友的纽带 [1][6] - 场馆注重社交属性,例如“Pickle coffee匹克咖啡”将球场与咖啡休闲区结合,旨在打造社交聚集地,链接国内外球友 [7] - 运动改变了参与者的社交状态,有博主从“宅男”变为一周打球七八次,并通过比赛结识各地志同道合的朋友 [6][7] 赛事活动与行业联动 - 2024年匹克球迎来全国锦标赛、第一届中国匹克球巡回赛等国家级赛事,并于9月入选第二届全国全民健身大赛总决赛规定项目 [9] - 大湾区协会联动频繁,举办各类赛事,如首届“老友季”深港匹克球交流友谊赛,以及香港总会每年举办的世界赛吸引东南亚球员参与 [8][9] - 中国第一家匹克球行业协会——深圳匹克球协会指出,交通便捷性结合运动本身的社交属性,有力地促进了大湾区之间的人文交流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