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又一知名地产央企退市!已上市36年,最近三年连续亏损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10-24 13:17

私有化方案与理由 - 公司拟以安排方式私有化并撤销联交所上市地位 注销价为每股1港元 [1] - 私有化理由包括股票流动性长期处于低水平 过去12个月日平均交易量约44万股 仅占无利害关系计划股份数目约0.03% [6] - 私有化为股东提供退出机会 每股1港元的注销价较近期低于0.4港元的收盘价有显著溢价 [6] - 公司股本融资能力有限 自2009年起未通过发行股份从公开市场筹集任何资金 已失去上市平台优势 [7] - 私有化有助于公司实施长期战略 提升业务灵活性 使其更专注于长期业务规划及资源整合 [7] - 私有化有助于精简企业架构 提升管理效率 减少管理及合规的复杂性 [8] 公司历史沿革与背景 - 公司最早上市载体为1991年在港交所上市的东方有色集团有限公司 上市平台存在时间达36年 [1][3] - 公司于2005年被中国五矿集团旗下的五矿香港控股有限公司收购 [3] - 五矿集团随后将房地产资产注入上市公司 公司于2007年更名为五矿建设 主业变更为房地产开发 [3] - 公司于2016年更名为五矿地产 [4] - 公司是中国五矿集团下属一级公司 国资委首批确定的16家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业的央企之一 [1][4] 经营业绩表现 - 公司归母净利润自2022年以来已连续三年亏损 [1] - 销售额在2020年达193.6亿元 同比增长124% 2021年进一步攀升至260亿元的历史高位 [4] - 受房地产市场调整影响 销售规模连年下滑 至2024年已降至70.2亿元 [5] - 归母净利润在2019年达8.44亿元高点后一路下跌 2024年亏损额达到32.6亿元 [5]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8.02亿元 同比下降60.66% 归母净利润为-5.3亿元 [5] 行业环境与战略调整 - 房地产行业仍处于筑底回稳阶段 公司董事长何剑波在2024年年报中表示2025年首先要确保"活下去" [5] - 公司战略重点为把去库存、防风险放在首位 想尽一切办法增收节支 减少亏损 [5] - 公司严守资金安全底线 努力修复资产负债表 确保债务不爆雷、交付不烂尾 [5] 集团整合前景 - 在中国五矿集团业务布局中 五矿地产地位越来越低 集团上半年总营收近4000亿元 五矿地产贡献率微乎其微 [8] - 2015年国资委批准中国五矿集团与中冶集团战略重组 中冶集团旗下中冶置业与五矿地产存在同业竞争关系 [8] - 分析认为五矿地产退市或意味着与中冶置业的整合进程有望加速 [10] - 中冶置业2025年上半年业绩同样不佳 营业收入31.92亿元 净利润为-17.77亿元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