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战略 - 全会提出将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 [3] - 战略任务第一条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部署了“固本升级、创新育新、扩容提质、强基增效”四方面重点任务 [3] 固本升级:优化提升传统产业 - 传统产业是产业体系的“基本盘”,其增加值在制造业中占比约80% [4] - 推动重点产业提质升级,巩固提升化工、机械、造船等行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4] - 初步估计未来5年传统产业将新增约10万亿元人民币的市场空间 [4] 创新育新:培育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 - 2024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已超过18% [4] - 打造新兴支柱产业,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预计将催生数个万亿级规模市场 [4] -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经济增长点 [4] - 未来10年这些产业新增规模预计相当于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 [4] 扩容提质:促进服务业发展 - 服务业仍有巨大扩容和提质空间 [5] - 实施服务业扩能提质行动,提高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融合发展水平 [5] - 此举将打开经济增长新空间,形成一个巨大的新市场 [5] 强基增效: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 已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港口、邮政快递、电力、宽带等基础设施网络 [5] - 加强基础设施统筹规划,适度超前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完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5] - 目标为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协同融合、安全高效发展,发挥更强支撑保障作用 [5]
郑栅洁:未来十年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适度超前建设新基建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10-24 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