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对俄制裁涉及中国企业 - 欧盟通过第19轮对俄制裁,将4家中国能源企业列入制裁名单,包括两家独立炼厂、一家贸易公司和一家技术支持公司,理由是涉嫌“协助规避制裁”[1] - 另有8家中国内地和香港企业被牵连,至此共有12家中国企业遭到制裁[1] - 制裁宣布前24小时,中国商务部长刚与欧盟官员进行过经贸对话,欧盟方面还主动邀请中国进一步深化交流[1] 中国对战略资源的出口管制 - 中国已对稀土、超硬材料、锂电池关键原材料等一系列战略资源实施出口管制,这些原材料是新能源、芯片和高端制造等产业的命脉[3] - 10月9日,中国升级了稀土管制,涵盖从开采到提纯的全链条,计划在12月1日全面生效[3] - 中国商务部重申稀土管制仅针对敏感用途,民用申请“即申即批”,第一周就放行了上千吨稀土出口[8] 欧盟对华战略资源的依赖 - 欧盟在稀土领域的依赖度非常高,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电机、风力发电设备等关键行业,10万个相关工作岗位直接受到中国稀土供应链的影响[3] - 荷兰半导体巨头阿斯麦公司已启动应急预案,因光刻机核心部件依赖中国稀土永磁材料,若中断供应18个月,可能导致欧洲半导体产业成本暴涨40%[3] - 中国垄断了全球90%以上的稀土精炼技术,欧盟若自建供应链,成本将是中国的3到4倍,且至少需要5年时间才能见效[4] 中欧贸易关系与潜在影响 - 2024年中欧贸易额已突破7800亿美元,中国是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而欧盟对美出口规模为5020亿欧元[7] - 今年7月,中国已对欧盟两家银行实施反制,随着制裁升级,中国必然会加码回应[7] - 欧盟的对俄液化天然气进口禁令将在2027年生效,若失去中国能源企业的合作,欧洲的通胀压力可能再次飙升[7] 欧盟内部矛盾与政策可持续性 - 欧盟内部对此有明显裂痕,奥地利、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等国曾因担心自身能源利益受损而激烈反对制裁[7] - 制裁方案是在多轮利益交换后达成的妥协,这种内部分裂下的强硬政策难以持续[7] - 欧盟的制裁举动实质上是跟随美国步伐,成为美国对俄制裁的一部分,是事先协调好的“联合施压”行动[7]
不见棺材不落泪?欧盟无视中国警告,对俄制裁加码12家中企被殃及
搜狐财经·2025-10-24 1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