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48小时风暴升级!欧盟挥出核选项重拳,冯德莱恩表示这只是开始
搜狐财经·2025-10-24 20:42

欧盟对华政策动因 - 欧盟内部经济困境驱动对华强硬政策,德国已陷入技术性衰退且工业订单持续下滑,法国因高企债务问题被下调主权评级 [5] - 欧洲汽车制造商面临严重供应链风险,芯片库存仅够维持两周生产 [5] - 德国政府试图通过对华强硬转移国内经济颓势压力,法国则希望借此提升在欧盟内部话语权 [7][9] 欧盟政策的内在矛盾 - 欧盟政策呈现双重目标,一方面急切要求中国放宽稀土出口管制,另一方面酝酿对华制裁 [12] - 欧盟首次在第19轮对俄制裁中针对中国大陆及香港的实体企业,包括特定炼油厂和贸易公司,此前已有两家金融机构被波及 [14] - 荷兰以模糊的“国家安全”为由对中资企业闻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导体采取资产冻结,破坏商业契约精神 [16][29] 中欧经济相互依存关系 - 中国连续多年是德国最大贸易伙伴,大众、宝马的巨额利润及巴斯夫等化工巨头的全球布局核心支点均在中国市场 [23] - 欧盟曾面对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大棒而未敢启用《反胁迫工具法案》(ACI),因其清楚贸易战将导致两败俱伤 [20][21] - 中欧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已形成命运共同体,单方面施压是危险的战略误判 [23] 潜在冲突后果 - 冲突升级将首先打击依赖全球化和中国市场的欧洲产业,德国汽车产业及其电动化转型可能因关键材料断供面临毁灭性打击 [25][27] - 欧洲经济本已在俄乌冲突中“失血”,与最大贸易伙伴中国的激烈冲突将推高通胀、摧毁消费者信心,使经济复苏火苗熄灭 [27] - 欧盟的双重标准行为(如指责中国出口管制的同时酝酿强制技术转让规定)正侵蚀其作为稳定投资目的地的信誉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