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Investors use dotcom era playbook to dodge AI bubble risks
投资策略转变 - 主要投资者正从被热炒的股票转向潜在的下一批赢家,这一策略复兴了1990年代互联网泡沫时期的方法 [1] - 投资者试图在从牛市中获利的同时规避过度风险,因英伟达估值已飙升至超过4万亿美元,美股连创新高 [1] - 部分投资者预期将逐步退出华尔街的“七巨头”股票,因英伟达股价在两年内上涨超过两倍,但仍希望将投资组合多元化保持在人工智能领域内 [4] 历史经验借鉴 - 当前策略与1998年至2000年互联网繁荣期的成功做法类似,当时对冲基金在股票见顶前抛售高估值股票,并挑选有上涨空间的其他股票 [2] - 历史研究表明,对冲基金在互联网泡沫期间并未做空,而是通过熟练操作跑赢市场,在1998-2000年间每季度平均超额收益约4.5%,并避免了最严重的下跌 [6] - 成功的策略是及时抛售高价互联网股,并将利润再投资于其他尚未引起经验不足投资者注意的股票 [7] 当前市场动态与机会识别 - 市场出现非理性繁荣迹象,例如与大型AI股票价格挂钩的高风险期权交易狂热 [3] - 投资者期望科技热潮持续,并希望通过投资于估值合理、接下来可能上涨的资产来获取收益,涉及寻找市场尚未发现的最高增长机会 [3] - 具体的投资方向已转向软件集团、机器人技术和亚洲科技领域 [3] - 预期人工智能热潮的下一阶段将从英伟达、微软和Alphabet等公司蔓延至相关行业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