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成就与贡献 - 提出“杨-米尔斯规范场论”,该理论被认为是与现代物理学的基石之一,与麦克斯韦方程和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相媲美 [1] - 与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革命性思想,并因此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 - 发现一维量子多体问题的关键方程式“杨-巴克斯特方程”,开辟了统计物理和量子群等研究新方向 [1] - 早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关注量子纠缠、宏观量子现象、冷原子等尚处于萌芽阶段的领域,这些领域后来均成为物理学主流方向 [4] 教育生涯与人才培养 - 1997年在清华大学创建高等研究中心(后更名为高等研究院)并担任名誉主任,1999年起任清华大学教授 [3] - 亲自募集资金创立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基金会,推进人才引进和学科建设 [3] - 在20世纪80年代发起设立“对华教育交流委员会”,支持中国学者赴美访学,前后十余年间有近百位学者受此资助 [7] - 以80多岁高龄为清华大学大一新生讲授“大学物理”课程,并经常与本科生面对面讨论问题 [8] 科学精神与研究方法 - 强调选择有发展潜力的研究方向是学者最重要的事情,要清楚方向、选对方向 [4] - 研究注重渗透性学习,鼓励学生不拘泥于按部就班,广泛涉猎前沿以拓宽知识面 [7] - 秉持“宁拙毋巧、宁朴毋华”的治学理念,认为做研究刚开始不要取巧,要老老实实弄熟后才能谈到巧 [9] - 在95岁高龄时依然亲自在稿纸上推演公式,97岁高龄时仍亲自前往散裂中子源地下实验室考察 [9] 国际交流与影响 - 1971年中美关系刚有解冻迹象时立即回国访问,返回美国后到多所大学介绍新中国成就,被誉为架设中美学术交流桥梁第一人 [5][6] - 1977年组织成立全美华人协会并担任会长,积极促进中美邦交正常化 [6] - 2015年放弃美国国籍,之后从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7] - 致信中央领导同志,就中国科研事业的战略性问题和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的发展提出关键建议 [7]
署名文章:学耀星汉,心怀家国——深切缅怀杨振宁先生
新浪财经·2025-10-25 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