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保资产黄明:低利率周期与科技革命下,资产配置从传统大类向多元化、精细化转型
搜狐财经·2025-10-25 00:08

文章核心观点 - 国内低利率周期尚未结束,当前1.5%-1.6%的利率水平已接近极值,底部基本探明 [2][9] - 科技成为经济增长新动能,催生新投资机遇,资本市场已呈现“科技主导”特征 [2][10] - 保险资管行业面临利差损风险、资产负债匹配压力、偿付能力压力加剧及新会计准则下投资收益波动加大等核心挑战 [2][11][12] - 资产配置需从传统大类向多元化、精细化转型,固收端注重久期缺口管理与非标创新,权益端以多元化策略对冲波动 [2][13][15] 宏观与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全球经济格局调整:2001年至2023年,美国与欧洲经济体占全球经济比重从62%降至50%,亚洲占比从27%提升至36% [6] - 逆全球化加速及科技竞争成为大国博弈核心领域,聚焦人工智能,形成中美两大参与方 [6] - 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全球共识,中国在ESG领域表现突出,新能源发电量及新增装机容量已超过传统能源 [7] - 国内经济结构转型: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电子半导体等产业快速发展,机电产品成为中国第一大出口商品 [8] - 中国全社会研发经费从2012年的1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超3.6万亿元,投入总量稳居全球第二 [8] 国内低利率环境分析 - 低利率背后原因为实体经济资本回报率下降及人口红利逐步消退 [9] - 积极因素包括中国“工程师红利”具备较强竞争力,产业升级步伐加快 [2][9] - 利率下行导致上市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每年下降30-50个基点,目前已跌破3% [11] 保险资管行业核心挑战 - 利差损风险与资产负债匹配压力显著,传统非标资产供给萎缩,权益投资占比提升但波动风险大 [11] - 权益配置占比10%时,极端波动可能侵蚀2个百分点收益,占比15%则侵蚀3个百分点收益 [11] - “偿二代二期”规则落地与利率快速下行叠加,导致保险公司普遍面临更大偿付能力压力 [12] - 新会计准则下投资收益与股市波动高度挂钩,波动幅度显著加大 [12] 资产配置战略转型 - 固收端实施久期缺口管理,并通过非标创新如REITs、ABS等弥补收益,人保资产相关投资已超200亿元 [13][14] - 权益端通过优化会计科目匹配、平衡红利与科技成长资产、兼顾相对与绝对收益组合等多策略对冲波动 [15] - 参考国际经验,低利率环境下可采取权益增配、超长久期配置、全球化配置、信用下沉及另类投资扩容等策略 [13] 科技类资产投资布局 - 加大优质科技企业长期配置,重点投资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坚持长期投资理念 [16] - 强化科技领域研究能力,增配科技领域研究员,深入产业链研究 [16] - 提升科技企业估值定价能力,需评估企业未来10-20年的成长潜力以判断高估值合理性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