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自立自强托举新质生产力
 证券日报·2025-10-25 02:20
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 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应对全球科技竞争的迫切需要,旨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1] - 构建“统筹协同、产研融合、生态赋能、人才支撑”的立体化推进体系,以将科技势能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动能[1] 强化体系支撑 - 通过政策引领统筹战略规划、科研力量与资源平台,形成全国一盘棋的攻关格局[2] - 优化国家实验室体系,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等创新高地的大科学装置集群,强化基础研究协同攻关[2] - 完善“竞争性支持+稳定支持”投入机制,瞄准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领域核心技术研发,并为自由探索类基础研究筑牢根基[2] 深化产研融合 - 筑牢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科技领军企业牵头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中小企业在细分领域创新,形成龙头引领、梯队协同的创新生态[2] - 构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用融通机制,共享创新资源,加速科技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产业的转化[2] 优化生态赋能 - 构建“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引导金融机构建立适配科技创新的考核机制,加大对早中期硬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3] - 建立跨部委常态化沟通机制,将科技任务清单与金融资源清单精准对接[3] - 赋予科研单位和人员更大自主权,以破四唯与立新标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激励科研人员[3] 夯实人才根基 - 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一体化改革,优化高校学科设置以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匹配的创新人才[3] - 聚焦战略科学家、卓越工程师等核心群体,加大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力度,通过成果赋权、收益共享等政策实现人尽其才[3] - 实施开放包容的人才政策,搭建国际合作平台,在全球范围内汇聚智慧资源[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