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擘画高质量发展新蓝图——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部署“十五五”战略任务
上海证券报·2025-10-25 03:15

经济发展目标与路径 - 经济总量预计在2025年达到140万亿元左右,并在“十四五”期间接连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台阶[1] - “十五五”时期是夯实基础、全面发力以实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关键时期,要求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1][2] -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证量的合理增长,为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提供坚实基础[3] - 优化提升传统产业预计未来五年新增10万亿元左右市场空间,打造新兴支柱产业将催生数个万亿级甚至更大规模市场[5]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摆在战略任务首位,巩固提升化工、机械、造船等行业全球竞争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5] - 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5] - 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经济增长点[5] - 未来产业蓄势发力,未来十年新增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5] 科技创新与自立自强 - 拥有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26个,占比全球第一,“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已超过18%[1][5] - 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持续加强人工智能顶层设计和体系化部署[6] - 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加强人工智能治理,推动国际交流合作[6] 改革开放与市场环境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的300多项改革举措将在“十五五”规划期内落实完成[7] - 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人才评价、收入分配改革[7] - 以服务业为重点扩大市场准入和开放领域,扩大增值电信、生物技术、外商独资医院等开放试点,有序扩大教育、文化领域自主开放[8] 民生改善与内需扩大 -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9] - 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目标从2024年的79岁提升至80岁左右[10] -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年度规模已达50万亿元,但惠民生、补短板、育动能等任务仍重,教育、医疗、养老、社区建设等服务消费领域投资空间较大[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