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算力狂飙带飞光模块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10-25 07:08

行业宏观趋势 - 2025年国产算力产业迎来供需共振爆发期,需求端大厂资本开支延续高增态势,算力国产化共识逐步形成,供给端先进制程突破与企业创新驱动自主可控产业链加速成型[1] - 国家算力战略正从规模扩张的第一阶段迈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造价值的第二阶段,政策密集加持与技术路径创新推动产业迈向新阶段[1] - 到2035年,全球算力总量将增长10万倍,AI存储容量需求将比2025年增长500倍,占比超过70%,通信网络连接对象从90亿人扩展到9000亿智能体[3] - 2025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将达1037.3 EFLOPS,2023至2028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6.2%,而通用算力同期仅增长18.8%[3] - 2025年全球AI算力市场规模将达1.2万亿美元,中国占比38%,其中智能驾驶、工业AI、医疗影像三大场景贡献62%的算力消耗[3] 政策与资本支持 - 科技部表示将继续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力开发新的模型算法、高端算力芯片[1] - 工信部等七部门印发方案,明确加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按需布局算力基础设施,加速算力与行业融合应用,引导通用大模型、行业大模型及智能体在重点制造场景落地[1] - 2025年海外四家云厂商合计资本开支预计同比增长50%至3338亿美元,2026年投资将进一步扩大[8] - 美国科技巨头表达口头投资意愿,Meta计划到2028年投资6000亿美元,苹果投资6000亿美元,谷歌投资2500亿美元,微软每年投资750亿至800亿美元[8] 光模块市场机遇 - 光模块赛道有望成为算力革命中的受益者,在芯片支撑短期难以提升的背景下,华为、阿里等国产厂商正通过大集群方案提升算力[2] - 随着视频多模态、深度研究、智能体工作流上线,用户量增长和单任务运算量增长双重因素催化推理token继续爆发,推理算力需求是驱动全球云厂商资本开支的关键[7] - 由于英伟达GPU和自研ASIC快速迭代,每代芯片Scaleout带宽或保持翻倍提升,带动光模块使用飙升,Scaleup网络带宽数量级提升和超节点规模扩大使光模块有望接替铜连接[8] - 硅光光模块渗透率增长、数据中心内部连接方案进步,1.6T光模块需求量提升预计将在2025年下半年对公司业绩有进一步赋能[7] 头部公司表现 - 中际旭创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47.89亿元,同比增长36.95%,净利润39.95亿元,同比增长69.4%,毛利率提升至39.96%[4] - 中际旭创核心竞争力来自1.6T光模块批量交付及泰国工厂产能释放,通过斥资5.86亿元研发投入重点突破CPO技术,全球市占率稳固在25%至30%区间[4] - 新易盛2025年上半年营收104.37亿元,同比增长282.64%,净利润39.42亿元,同比增长355.68%,业绩规模已超2024年全年[4] - 新易盛LPO技术实现功耗降低30%,海外收入占比94.4%,高速率产品销售占比持续提升,光模块毛利率达47.48%[4] - 中国光模块厂商已主导全球中游市场,中际旭创、新易盛市占率跻身全球前三[6] 技术发展与竞争壁垒 - 高质量交付能力是强大护城河,光模块定制化难度增加,供应链能力在光芯片供给紧张下只能完全满足头部厂商大客户需求[9] - 高度标准化和独家Knowhow的扩产能力,公司在苏州、铜陵、泰国保持多地高标准低成本交付[9] - 硅光龙头地位凸显,在1.6T、3.2T 8通道光模块中随着EML芯片成本增加,硅光方案BOM成本优势更明显[9] - 伴随机柜功率提升,电源、液冷方案升级[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