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叶国英:大盘逼近4000点 以史为鉴寻“真金”
搜狐财经·2025-10-25 09:18

市场行情特征 - 上证指数从2024年9月24日的2689.7点升至2025年10月17日的3837.7点,期间升幅达42% [2] - 期间上涨个股总数达4720家,占比91.5%,其中涨幅超过100%的个股有1294家,占比25% [2] - 市场表现为结构性慢牛行情,个股两极分化明显 [2] - 市场日成交金额从初期的5000亿元增至3.45万亿元天量,后逐步回落至2.07万亿元,显示市场情绪从热情向成熟演变 [3] 市场估值与空间 - 当前上证指数市盈率约为15.7倍至16.75倍,低于22倍的历史高位,存在约27%的上升空间 [3] - 当前A股总市值约为105万亿元,较牛市初期的74.7万亿元增加约39万亿元 [3] - 以2007年及2015年牛市高点时A股平均市值270万亿元计算,当前5436家上市公司总市值预计可达146万亿元,估值有28%的上升空间,对应上证指数约5100点 [3] - 根据巴菲特指标分析,预计我国GDP达140万亿元时,对应上证指数可达5250点 [3] 资金流向分析 - 外资看好A股中长期走势,将市场调整视为买入机会 [4] - 杠杆资金活跃流入,融资余额已突破2.4万亿元 [4] - ETF资金大幅净流入,机构和中长期投资者通过宽基和行业ETF逢低布局 [4] - 主力资金动向呈现整体净流出与结构性流入并存的复杂格局 [3] 科技股行情与产业支撑 - A股当前科技股行情受国家“新质生产力”和“科技自立自强”产业政策指引,聚焦于AI、芯片及“卡脖子”行业 [5] - 部分算力设施、存储芯片、超聚变等龙头公司股价大幅上涨,业绩尚未反映的公司出现炒作迹象,股价开始两极分化 [5] - 参考美日股市历史,行情持续性最终取决于相关产业和公司能否建立真实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6] - 需警惕由叙事驱动、估值高企且缺乏业绩支撑的个股面临价值回归风险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