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贸易政策密集出台,中国如何抢占全球贸易新赛道?
搜狐财经·2025-10-25 11:36

报告概述 - 报告由长沙景略智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旗下三个皮匠报告政策研究小组编制,于2025年8月发布,总页数超400页 [1] - 报告核心是系统梳理国家及地方层面支持数字贸易创新发展的战略规划与政策措施,为相关主体提供政策导航与操作指引 [1] - 报告全面呈现我国数字贸易政策的顶层设计与地方实践,展现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开放合作为导向、以重点领域突破为抓手的发展路径 [2] 政策框架与范围 - 政策层级划分为国家政策与地方政策,国家层面包括国务院、商务部等部门发布的规划,地方层面覆盖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多个省市 [3] - 政策实施时间从2020年至2025年,呈现持续更新、动态调整的特点,适应数字贸易快速发展态势 [3] - 政策体系涵盖发展目标、重点领域、关键举措、先行试点、制度支撑和资源保障等多个维度 [3] 发展目标与量化指标 - 国家层面设定明确量化目标:到2029年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贸易占比超45%,2035年提升至50%以上 [3][12] - 多地设定了本地数字贸易规模增长目标,形成全国性的量化发展指引 [3] 重点支持领域 - 政策支持涵盖数字产品、数字服务、数字技术、数字订购贸易四大细分领域 [3] - 具体支持跨境电商、服务外包、数字内容等新业态发展 [3] - 积极发展数字产品贸易,加强数字应用场景和模式创新,提升数字内容制作水平 [13] - 持续优化数字服务贸易,促进数字金融、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数字服务创新发展 [13] - 大力发展数字技术贸易,加强通信、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关键技术领域对外贸易 [13] 关键政策举措 - 推进数字贸易制度型开放,包括放宽数字领域市场准入、促进数据跨境流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 [3][14] - 完善数字贸易治理体系,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深化数字贸易国际合作 [15] - 强化组织保障,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法律法规和标准,建立完善统计体系 [16][17] - 加强多渠道支持保障,充分发挥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作用,带动社会资本投资 [17] 区域布局与试点 - 北京、上海、浙江等地依托自贸试验区、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在数据跨境流动、数字规则对接等方面先行先试 [3] - 沿海省市聚焦国际枢纽建设,中西部地区结合区位优势推进特色数字贸易领域发展,形成差异化布局 [3] - 支持上海自贸试验区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打造国家制度型开放示范区 [19][20] 政策覆盖地区 - 报告详细收录了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安徽、重庆、广西、贵州、海南、河北、黑龙江、江苏、辽宁、山东、山西、陕西、天津等省市的具体政策 [5][6][7][8][9] - 重点城市包括杭州、衢州、阜阳、宿迁、大连、青岛等,形成了多层次、全覆盖的政策体系 [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