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资金流信息平台上线一周年,交出增信促融满意答卷
金融时报·2025-10-25 12:23

平台背景与核心目标 - 为解决中小微企业因缺乏规范财务数据、信贷历史和抵押物而面临的融资困境,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应运而生 [1] - 平台由中国人民银行组织金融机构共建,于2024年10月25日正式上线,旨在通过信用信息共享机制提高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可得性 [1] - 核心目标是推动信贷资源流入有真实发展需求且资质良好的中小微企业,打破传统授信模式对抵质押物的路径依赖 [1][3] 平台运作机制与数据价值 - 平台在依法合规、确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深度挖掘分析企业与公用事业、商业伙伴的资金往来信息,以勾勒其真实的经营状况和信用图景 [2] - 将企业真实的经营数据转化为“信用资产”,帮助中小微企业将“沉睡”的信用转化为可量化的融资资本 [2][3] - 平台网络覆盖面广、信息质量高,基本实现了对金融机构和企业信息主体的全覆盖,能整合企业在多家银行的碎片化交易流水数据 [5] 对企业融资的积极影响 - 平台有效帮助“信用白户”和“轻资产”企业获得融资,例如九江某新开业酒店凭借平台数据获得300万元纯信用贷款,利率较传统抵押贷款低0.8个百分点 [3] - 显著提升中小微企业首贷、信用贷款的可得性,解决其“短、频、急”的资金需求,并推动融资成本下降、效率提升 [3][4] - 截至9月末,平台累计查询量超过414万笔,助力企业获得融资支持突破12,341亿元 [9] 对金融机构服务的提升 - 平台帮助金融机构精准描绘企业经营状况和信用画像,大幅提升信用风险评估准确性,并优化信贷流程,缩短审核审批时间 [5][6] - 金融机构将平台查询功能嵌入信贷管理全流程,增强了贷后风险监测与预警能力,建立起“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 [6] - 以中国工商银行“经营快贷”为例,通过与平台深度融合,实现了贷前精准画像、贷中高效决策、贷后智能风控的全流程服务体系 [7] 区域应用与产业赋能 - 平台在区域经济中发挥核心作用,例如在广东省,金融机构依托平台创新构建“数据穿透+产融协同”金融支持体系,深度赋能县域特色产业全链条发展 [8] - 紧扣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平台支持打造“数据穿透+多维评价”科创金融服务体系,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金融引擎 [8] - 在福建省漳州市,平台应用经验被打造为特色样板,为小微台企提供融资支持,推动两岸经济融合发展 [8] 平台成效与未来展望 - 平台上线一年来,已帮助大量“信用白户”获得首笔贷款,“信用薄户”获得更高授信额度,成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典型样本 [9] - 平台打破了银企信息壁垒,搭建了高效沟通桥梁,显著提升了企业融资的可得性、普惠性和便利度 [9] - 平台的推广降低了金融机构的运营成本,实现了融资效率提升和风险有效管控,使企业“数据信用”价值转化为“真金白银”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