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国用一半价格"喂饱"我们20年,直到中储粮亮出那把“秘密武器”
搜狐财经·2025-10-25 15:54

大豆,古称"菽",五谷之一,在中国已有5000多年的种植历史。它不仅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更曾是中美贸易博弈中的"战略砝码"。 从2001年中国加入WTO被迫开放市场,到外资巨头垄断中国压榨业,再到中储粮秘密建仓反击……这场持续二十多年的粮食攻防战,见证了中国从被动接 受到主动破局的艰难历程。如今,中国大豆产业已走上独立自主的道路,而这段历史,依然对今天的粮食安全有着深远的启示。 2001年,中国为加入WTO,在中美农业协议中作出让步,开放大豆市场。此前,美国凭借转基因技术、规模化生产和政府补贴(每吨补贴190美元),使大 豆到岸价仅为国产大豆的一半。低廉的价格迅速冲垮国内市场:80%的豆农被迫放弃种植,大量压榨企业转向进口。 与此同时,以美国ADM、邦吉、嘉吉和法国路易达孚为首的"ABCD"四大粮商,通过控制全球80%的粮食贸易,逐步渗透中国压榨行业。到2008年,外资已 控制中国85%的压榨产能,掌握了定价权与供应链。 2003年8月,美国农业部突然发布干旱减产预警,芝加哥期货市场大豆价格从2300元/吨飙升至5500元/吨。中国压榨企业在恐慌中签下高价进口合同。然而 仅三个月后,价格暴跌至2200元/吨,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