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焦点访谈|从无到有、从有到优 “十四五”时期这些“大国重器”出圈了

项目核心参数 - “江海号”盾构机最大开挖直径达16.64米,整机长150米,重量超过5000吨,高度超过5层楼 [1][3][5] - “沧渊号”盾构机开挖直径达16.66米,整机总长176米,总重量超过5650吨 [18] - 海太长江隧道盾构隧道段长9315米,是目前世界最长公路水下盾构隧道,设计时速100公里,过江通行时间将从1小时压缩到10分钟 [5][7] 技术创新与工程挑战 - “江海号”装备了直径达8.6米的世界最大直径整体式主轴承,主轴承寿命设计超过2万小时,富余系数提升至2倍以上 [12][14] - 团队创新研制常压换刀技术,以应对隧道最大埋深75米、水压超过7.5bar的超高压环境 [14][15] - 设备装配精度以“丝级”计算,一丝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1/6,工程要求地层沉降控制在毫米级 [12][15] 智能化与自动化水平 - “江海号”应用主轴承全状态实时监控、超前地质预报、管片构件智能拼装机器人等几十项新技术,是一台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盾构机 [16] - 设备装配成千上万个传感器,海量数据实时汇聚至主控制室和地面控制平台,操作如此精密的庞然大物仅需两名技术人员 [15][16] 行业地位与发展历程 - 中国盾构机全球市场占有率已达到70%,产品远销全球五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 - 国产盾构机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跨越,在“十四五”期间超大直径盾构机产业形成全产业链产业化发展能力 [18][20] - 行业应用场景从地铁、公路隧道向穿江越海通道、深层地下空间、能源通道等领域延伸,掘进方向涵盖水平、斜向、竖向甚至拐弯掘进 [22][23] 未来发展方向 - “十五五”时期,中国盾构机将朝着更大开挖直径、更快掘进速度、更深掘进深度、更多应用场景持续发力 [25] - 行业将基于过去上千台盾构机的海量数据积累,研发最新的盾构机数字孪生大模型技术,向更高端、更智能、更绿色的方向发展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