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法律争议与政治背景 - 美国最高法院将于11月5日就前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举行听证会,案件被视为“三权分立终极对决”,结果关乎其政治命运及多国关税退还问题 [1] - 特朗普政府于2025年1月上台后,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对全球征收10%“基准关税”及针对中国的“芬太尼关税”,宣称半年内从日韩、欧盟获得近2万亿美元好处 [1] - 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及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已先后裁定该关税政策违法,认为总统越权且贸易逆差不构成“国家紧急状态”,特朗普政府上诉至最高法院 [3] 潜在经济影响与政府财政压力 -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坦言,若政府败诉将不得不退还大约一半的关税,若裁决推迟至2026年6月,需返还的关税额将达到7500亿至1万亿美元,对财政部是“糟糕的情况” [1][5] - 对中国而言,一旦判决生效,此前被非法征收的相关关税即具备退还的法律依据,具体金额虽未明确,但预计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5] - 美国企业联合提交简报,指出关税相当于未来10年美国人民需多缴纳超3万亿美元税收,法律义务完全由美国企业承担 [5] 企业的具体影响与特朗普政府的应对 - 以益智玩具制造商Learning Resources为首的7家企业控诉关税导致进口成本陡增、现金流被严重占用且找不到替代货源 [5] - 葡萄酒分销商V.O.S. Selections牵头的小企业群体也指出关税带来的巨大负担 [5] - 听证会前,特朗普政府开始悄悄豁免数十种商品的关税(如黄金、LED灯、部分矿物化学品),并将豁免审批权下放,被视为为可能的败诉减少未来退款压力的“对冲策略” [3] 对美国盟友体系及国际关系的冲击 -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主要针对日本、韩国、欧盟等铁杆盟友,被指透支信任强行索要“保护费” [7] - 一旦关税政策被判违法,此前达成的贸易协议可能全部作废,美国在盟友中的公信力将面临崩塌风险 [7] - 在中美博弈关键阶段,日本、英国等盟友购入美债以稳定市场,若将其“得罪狠了”后果不堪设想 [7]
全额退还中国关税?特朗普大祸临头,有人直戳要害,美法院判决结果即将出炉,全球都在等结果
搜狐财经·2025-10-26 0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