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豆贸易格局变动 - 10月初巴西大豆价格跳涨至每吨650美元,较一个月前高出近70美元,比美国大豆贵66美元,导致中国压榨企业每加工一吨亏损超过200元 [1] - 中国买家暂停12月和次年1月总计800万吨的巴西大豆订单,并在48小时内转向阿根廷签下20船约130万吨大豆订单,相当于月进口量的三分之一,全部瞄准11月装船 [1][3] - 2025年1月至9月巴西对华大豆出口量达5210万吨,占中国进口总量的66%,个别月份占比高达93%,但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后中国自5月停止采购美国大豆,9月进口量归零 [3] 阿根廷大豆出口竞争力提升 - 阿根廷自9月22日起取消26%的大豆出口税,税率降为零,使其大豆到岸价每吨骤降50至70美元,政策窗口期持续至10月底或出口额达70亿美元 [5] - 中国企业在政策公布后两天内完成130万吨采购谈判,订单量创阿根廷对华出口七年新高,布宜诺斯艾利斯港开设"大豆绿色通道"将查验周期从7天压缩至3天 [5] - 截至10月25日阿根廷对华大豆出口量同比翻倍,凭借此次合作在中国市场建立长期信誉 [8] 中国大豆供应链保障策略 - 中储粮现有大豆储备约4500万吨,可满足全国3个月消费需求,10月20日投放150万吨储备大豆使市场价下跌4.3% [7] - 中国大豆进口来源国从3个扩展至12个,2025年1月至9月从俄罗斯进口大豆280万吨同比增长22%,并纳入乌拉圭、加拿大等小众供应国,美国大豆仍是潜在选项 [7] - 农业农村部推广低蛋白饲料技术使豆粕在饲料中占比从17%降至12.8%,每年减少约1800万吨大豆需求,菜籽粕、棉籽粕等替代方案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 [7] 市场博弈与价格机制影响 - 巴西粮商因自信误判而惜售提价,巴拉那瓜港报价比芝加哥期货溢价每蒲式耳2.8至2.9美元,远高于美国大豆的1.7美元 [3] - 巴西新季大豆预计2026年1月上市,产量高达1.776亿吨,但圣保罗港已有约200万吨大豆积压,单日滞港费达120万美元,最大粮商邦吉已开始每吨降价18美元 [5][7] - 全球大豆定价权长期由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主导,生产国常通过抬高"升贴水"转嫁成本,但中国通过储备调控、多元采购和技术替代正在重构游戏规则 [8]
巴西趁火打劫大涨价,中国买家不接招,转头下单20船阿根廷大豆
搜狐财经·2025-10-26 0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