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郑州航空口岸国际货运量突破50万吨大关,同比增长超过40%,成为中部地区首个国际货运航班超万架次的航空口岸,标志着其物流能级的显著提升 [1][2] - 通过优化通关环境、复制“双枢纽”模式,该口岸正从内陆腹地向开放高地转型,并成为驱动区域外贸增长的重要引擎 [2][3] 货运规模与增长 - 截至10月22日,郑州航空口岸国际货运量累计达50.3万吨,同比增长超过40%,已超去年全年总量 [1] - 监管的国际货运航班超过1万架次,使该口岸成为中部地区首个跻身“万架次俱乐部”的航空口岸 [1] - 监管的国际货邮量从2019年的33.79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47.16万吨,连续八年位居全国大型机场第五、中西部第一 [2] 货物结构优化与产业吸引力 - 出口货物结构从过去的服装、小商品为主,优化升级为以精密仪器、生鲜冷链和高附加值产品为主流 [2] - 高效的通关能力(如使用移动单兵设备可在30分钟内完成货物查验放行)吸引了速卖通、希音、拼多多等头部电商平台,以及赛峰短舱等高端制造企业落户 [2] 运营模式与区域经济影响 - “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的“双枢纽”模式成功复制至布达佩斯、吉隆坡等地,今年前三季度监管的“双枢纽”货邮量达13.5万吨,约占全部国际货邮量的30% [3] - 该空中通道成为区域融入全球经贸的强劲引擎,带动河南省前三季度进出口总值达6431.8亿元,同比增长18.7%,增速高于全国14.7个百分点 [3] 政策与设施支持 - 为支撑高位运行的货运量,海关部门推出了24个专项方案和274条具体措施以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2] - 该口岸的发展是响应扩大自主开放、推动贸易创新、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政策导向的体现 [1]
郑州航空口岸国际货运量突破50万吨 “空中丝绸之路”激活河南开放强引擎
河南日报·2025-10-26 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