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计划与战略意图 - 公司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旨在构建"A+H"双平台上市模式 [2] - 此次港股IPO委任了中信证券、中国银河国际、中信建投国际和中银国际四大保荐机构 [2] - 若成功上市,公司将成行业内第14家"A+H"券商 [3][7] - 发行H股股数不超过发行后总股本的25%(超额配售权前),并可能授予不超过15%的超额配售选择权 [5] - 市场普遍预期此次募资规模将达数十亿港币量级 [5] 上市时间表与进展 - 公司于2025年7月26日宣布启动H股上市计划,并于2025年8月28日获得北京市国资委批复 [5] - 目前港股IPO尚需获得中国证监会、香港证监会和香港联交所等监管机构的批准 [5] 国际化战略目标 - 上市核心战略意图为提升资本实力与综合竞争力,整合国际资源并提升国际影响力 [6] - 资本层面:打通国际资本市场融资渠道,构建更稳健的资本结构以应对行业资本消耗需求 [2][6] - 业务层面:借助香港平台拓展跨境业务,服务中资企业出海及海外资本配置中国资产的需求,特别是在资产管理与投资业务领域实现国际化联动 [2][6] - 品牌层面:提升在国际资本市场的知名度和信誉度,吸引国际顶尖人才 [6] 公司市值与股价表现 - 公司于2022年12月22日登陆上交所,上市首日股价大涨43.99%,收盘价10.18元,总市值达278亿元 [9] - 截至2025年10月24日,公司股价达21.26元,市值升至581亿元,上市不到三年市值与股价实现翻倍 [9]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营业收入从2017年的9.31亿元提升至2024年的24.18亿元,七年间增幅近160% [11] - 行业排名从第77位跃升至第49位 [11]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与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在A股上市券商中分别排名第五和第十 [11] - 2024年,公司平均总资产收益率(ROA)及扣非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在A股上市券商中分别排名第一及第七 [11] 核心业务与募资用途 - 此次IPO募资将主要用于支持资产管理类业务、投资类业务等核心业务发展,并加强IT及科技投入 [12] - 投资类业务(含固定收益、权益证券投资等)是主要增长引擎,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8.19亿元,同比增长56.07% [12] - 其中固定收益投资交易业务收入6.4亿元,占投资类业务收入近八成 [12] - 资产管理业务是传统优势业务,2024年资管业务收入达9.09亿元,同比增长62.67%,贡献营业收入超三分之一 [13] - 2025年上半年资产管理业绩同比下滑54.06%,主要由于资产及基金管理费收入减少 [13] - 公司资产管理规模保持增长,2022-2024年复合增长率达15.8%,截至2025年6月末达1655亿元,而同期行业整体复合增长率为-6.7% [13] 业务优势与科技投入 - 公司在固定收益投资交易领域建立优势,并深化FICC综合业务布局,拓展可转债、REITs、衍生品等方向 [13] - 公司强调科技赋能,募资将用于更新系统、加强信息安全及拓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 [13]
580亿券商冲刺港股IPO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10-26 0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