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赛概况与规模 - 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于10月26日至28日在福建省晋江市举办,设置创新赛、创业赛、海外境外赛和揭榜领题赛四个组别,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与机器人等7个赛道[3] - 本届大赛共吸引海内外8006个博士后项目报名,参赛总人数达3.6万人,相比第二届大赛,报名项目数增加29%,报名人数增加44%[4] - 经过预选和复赛,共有来自46支参赛队伍的1743个项目入选全国总决赛,实际到场参赛项目共1721个[4] 前沿科技展示与产业方向 - 大赛集中展示1700多项博士后创新成果,包括千公里级覆盖成像的广域遥感小卫星、人机交互传感器、外骨骼机器人、数字孪生手术室等前沿科技[1] - 参赛项目紧扣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规划热点,如精准医疗纳米机器人、脑机接口、创新药等[5] - 新增人工智能、机器人、节能环保等参赛项目,力求赛道设置与国家重大战略和科学技术前沿更契合,服务高质量发展和培育新质生产力[3] 科研成果转化与人才支撑 - 全国累计招收培养博士后40余万人,在站13.5万人,博士后已成为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和科技创新生力军[4] - 大赛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对接,553个单位参加现场交流,42家创投机构参与成果展示,征集237家用人单位提供的1593个博士或博士后岗位[8] - 具体案例显示,郑州大学药学院于文艳团队的“吸入式脑梗抢救制剂”项目将脑梗治疗时间窗从4.5小时延长至24小时,赛后获投资机构意向投资[8] 地方支持政策与产业融合 - 晋江市为落地项目提供最高100万元启动补助、最长两年免租孵化空间,并设立规模5000万元的人才创新创业融资专项贷款,给予连续三年LPR 50%的贴息支持[9] - 晋江同步推进“科技副总”机制,引导高校博士、博士后深入企业担任技术高管,开展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打造县域人才引进和科技成果转化样板[9] - 晋江以“企业家+科学家”融合创新为引领,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和资金链“四链融合”[8]
投资人已就位!1700个博士后“硬科技”项目迎来“路演时刻”
第一财经·2025-10-26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