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天团”“智能利器”加持重大工程建设 科技突破为经济发展注入“硬核”动力

上海重大工程建设进展 - 上海正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多项重大工程如火如荼建设 [1] - 浦东机场四期扩建工程正在加紧建设,预计于2028年建成,T3航站楼是其核心工程 [3][11] - 沪渝蓉高铁上海崇明段的建设迎来新进展,其控制性工程崇太长江隧道已安全下穿至长江水下最深处89米位置 [13] 机器人及智能技术应用 - 浦东机场四期航站区主体工程建设过程中,投入了100多个机器人组成的建筑师队伍,涉及混凝土浇筑、钢结构焊接、安全检查等环节 [3] - 项目共投入37款、100多个机器人,施工方自主研发了国内首个工地机器人管理平台以提升现场协作能力 [11] - 在机器人技术加持下,项目施工高峰期用工量控制在6000人,作业工期大大缩短 [11] - 沪渝蓉高铁崇太长江隧道工程通过智能掘进等先进技术,由“领航号”盾构机克服了一系列世界级难题 [15] 技术成效与质量提升 - 混凝土浇筑机器人“三兄弟”实现整平、抹平、抹光步骤,使整个地坪的标高误差控制在5毫米以内 [5] - 机器人通过红外线传感器等装置实时自动调节作业参数,将行业平均误差从厘米级提升至毫米级 [7] - 四期工程总建筑面积196万平方米,其中近一半区域使用了该机器人组合 [7] - 应用机器人实现了业界从未达到过的质量效益,混凝土表观质量无裂缝、凸起、水泡等缺陷 [10] 工程项目规模与挑战 - 崇太长江隧道全长14.25千米,是目前建设标准最高、掘进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世界级高铁越江隧道 [15] - “领航号”盾构机已克服浅覆土始发、长距离穿越复杂地层、高水压掘进等世界级难题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