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马克龙:欧盟已忍无可忍,中国再不卖稀土,就该启动“核选项”了
搜狐财经·2025-10-26 18:59

文章核心观点 - 欧盟(特别是法国)对中国稀土出口管制表示关切,并考虑动用《反胁迫工具法案》作为回应,但这更多是法国为提升其在欧盟内部影响力的策略,而非欧盟的统一行动,且该法案的实际效果未经检验 [1][5][9] - 中国对稀土等关键矿产的出口管制是基于国内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长期战略,旨在规范而非禁止出口,是依法管理的“管好家底”行为 [3][12][15] - 全球稀土供应链高度依赖中国(供应占比九成以上),欧盟短期内难以找到替代来源,双方经济相互依存度高,对抗性举措可能先损害欧盟自身利益,合作与规范是更可行的路径 [5][9][17] 欧盟的立场与内部动态 -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欧盟峰会上提出,若中国继续限制稀土出口,欧盟应考虑启动《反胁迫工具法案》这一“核选项” [1][5] - 《反胁迫工具法案》于2023年底生效,包含限制市场准入、加征惩罚性关税等措施,但尚未被实际使用过,其效果未知 [7] - 欧盟内部对此立场不一:德国企业(如宝马、大众)依赖中国稀土,持谨慎态度;东欧国家(如匈牙利、希腊)因受益于中国投资而不愿跟随法国行动 [9][10] 中国稀土行业的现状与政策 - 中国拥有全球三分之一的稀土储量,但供应量长期占全球九成以上,处于主导地位 [5] - 出口管制源于过去低价出口导致国内土地千疮百孔、水土污染严重,现在加强监管是为了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 [5][12] - 政策依据为《出口管制法》,强调对涉及国家安全和环境的资源出口依法审批,并非“一刀切”禁止,合规企业仍可获审批便利 [12][15] 全球稀土供应链的相互依存 - 稀土是制造电动车、高端芯片、导弹、风力发电设备等高精尖产品的关键原材料,被称为“工业的维生素” [3][12] - 欧盟长期依赖中国的资源、劳动力和高效产业链,但缺乏可替代中国稀土的大型项目,脱钩难度极大 [9][17] - 中国表明合作大门敞开,但要求按规矩办事,强调全球化不是单向通道,资源出口需更合理规范 [14][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