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00万吨大豆烂港!巴西赌中国离不开它,却忘了中国早握3张王牌
搜狐财经·2025-10-26 19:49

事件背景 - 巴西圣保罗港积压约200万吨大豆,产生每日高达120万美元的港口滞留费用 [1][14] - 此局面源于巴西供应商对市场地位的误判及单方面提价行为 [3][5][7] 市场格局变动 - 中美贸易摩擦导致中国采购重心转移,今年前九个月巴西大豆占中国进口总量达66%,个别月份占比飙升至93% [3][5] - 巴西供应商将大豆报价从每吨580美元提升至650美元,涨幅接近12%,较同期美国大豆价格高出66美元 [7] - 价格上涨导致中国压榨企业进口成本每吨增加约750元人民币(汇率1:7.2),加工每吨大豆亏损超过200元 [9][10] 行业应对措施 - 中国近百家油料压榨厂联合取消原定于12月至次年1月的大豆订单 [12] - 中国已建立多元化进口网络,例如乌拉圭对华大豆出口同比增长30%,俄罗斯远东地区新季大豆于11月中旬启运 [15][17] - 行业通过使用菜籽粕、棉籽粕等替代品,实现饲料行业15%的大豆消耗替代 [19] - 中储粮在全国布局6个大豆储备加工基地,储备规模可保障全国数月供应 [19] 市场机制调节 - 阿根廷政府宣布临时政策,在10月31日前或出口额达70亿美元前免征大豆产品出口关税 [21] - 政策使阿根廷大豆到岸价格每吨降低70美元,中粮、益海嘉里等中国企业在48小时内敲定130万吨新订单,船期安排于11月 [23] - 市场在几天内完成从巴西订单取消到阿根廷订单敲定的供应衔接 [25] 核心启示 - 美国和巴西大豆产量占全球70%以上份额,但并未掌握绝对定价权 [25] - 全球化供应链稳定运行基于互利共赢,短期优势挑战规则的行为将被市场修正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