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云迹科技IPO终局:19亿对赌落地后的“失血”突围与转型微光
云迹云迹(HK:02670) 搜狐财经·2025-10-26 20:23

上市概况与资本运作 - 公司于2025年10月16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02670 HK,成为依据18C章规则上市的特专科技企业[1] - 上市前公司从科创板转向港股,主要原因为A股盈利门槛收紧,而公司持续亏损难以满足要求[2] - 上市前公司面临重大对赌协议压力,若18个月内未能上市需回购股份,赎回负债高达19.25亿元,而同期现金仅7513.5万元,不足负债的4%[2] - 公司以每股95.60港元定价,全球发售690万股H股,募集资金净额约5.93亿港元,成功实现估值跃升,上市时市值不低于60亿港元[3] - 股权结构分散,创始人持股仅9.73%,无控股股东,腾讯和阿里系分别持股9.09%和2.94%[2] 财务表现与经营状况 - 公司营收在2023年下滑10%至1.45亿元后,2024年大幅回升68.6%至2.45亿元,但盈利状况持续恶化[4] - 2022至2024年三年净亏损累计超8.15亿元,2025年前5个月净亏损进一步扩大至1.18亿元,同比增幅达40%[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持续为负,2025年前5个月为-0.53亿元,截至2024年底现金储备1.05亿元,按当年三项费用合计1.7亿元计算仅能支撑数月运营[4] - 综合毛利率波动较大,从2022年的24.3%提升至2024年的43.5%,但2025年前5个月回落至39.5%[5] - 主力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其中“格格”系列售价从2.68万元降至2.09万元,降幅22%,UP系列价格从5.42万元跌至2.23万元,降幅达58.86%[5] 业务模式与市场地位 - 公司高度依赖酒店场景,2022至2024年该场景收入占比分别为70.1%、95.1%和83%,业绩与酒店行业景气度深度绑定[6] - 正从单纯硬件销售向“硬件+软件+服务”转型,2024年AI数字化系统收入占比已达22.8%,毛利率高达61.5%,显著高于硬件业务的38.1%[8] - 根据沙利文报告,2024年公司以13.9%的市占率位居中国酒店场景机器人服务市场第一,在整体机器人服务智能体市场以6.3%的份额排名行业首位[8] - 截至2025年5月,公司产品已入驻3.4万家企业客户,覆盖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8] 研发投入与技术实力 - 研发开支从2022年的0.68亿元缩减至2024年的0.57亿元,占营收比重从42%大幅降至23.4%[7] - 研发团队规模缩减12%,仅剩66位核心工程师,同时CTO林小俊离职创业动摇了技术路线的稳定性[7] - 公司拥有979项注册专利,但核心集中于硬件结构设计,在AI决策系统、多模态感知等底层算法领域缺乏差异化优势[7] 行业前景与增长挑战 - 中国酒店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到2029年约30亿元,年复合增速将降至15%以下,增长天花板清晰可见[7] - 中国机器人服务智能体整体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的37亿元增长至2029年的13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9.3%,商业楼宇、智能制造等领域需求崛起[9] - 公司拓展非酒店场景进展缓慢,2024年非酒店场景收入占比仍不足17%,且面临优地、普渡、擎朗等对手的激烈竞争[7] 上市后市场表现与未来展望 - 公司上市获得市场热烈响应,公开发售部分录得5657.2倍超额认购,涉资约1891亿港元,吸引超26万名散户参与[10] - 上市首日开盘报142.8港元,较发行价大涨49.37%,总市值一度逼近100亿港元,但次日股价即出现回调,反映出市场对其长期价值的分歧[10] - 上市解除了19.25亿元的赎回负债压力,但持续盈利问题仍未解决,募资净额约5.93亿港元需用于提升AI研发能力及突破技术瓶颈[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