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会释放的积极信号与宏观指引 - 全会释放坚持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创新的积极信号,强调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11] - 全会传递出政策定力和方向连续性,发展逻辑从应对不确定转向塑造新确定,宏观政策以稳为主、以质取胜,为市场预期提供清晰锚点 [11] - 全会擘画未来5年和10年发展蓝图,明确战略方向,系统部署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重点任务,凸显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清晰主线 [12] “十四五”时期的发展成就与经验 - “十四五”时期经济总量预计达140万亿元,5年增量超35万亿元,研发投入增长近50%,高新技术企业超46万家 [13] - 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煤电,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较“十三五”末增长五倍多,绿色低碳成为新增长引擎 [15] - 可延续的发展经验包括稳中求进的政策框架、创新驱动与实体经济结合的方向、高水平开放与国内大循环互促的战略 [14][15] 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潜能 - 经济韧性源于超大规模市场、完整产业体系、充足政策调控空间,能有效吸收外部冲击和内部转型压力 [16][17] - 发展潜能蕴藏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区域协同发展和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绿色低碳转型 [16][17] - 预计“十五五”期间经济发展质效进一步提升,到2035年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较2020年翻一番 [17] “十五五”时期的主要机遇与挑战 - 主要机遇包括新科技革命驱动新产业周期、绿色转型创造新市场、区域协调发展带来结构性红利 [18][20][21] - 不确定因素主要来自全球地缘政治波动、贸易保护主义、人口老龄化加速、地方债与房地产调整拖累财政空间等 [18][21][23] - 战略机遇期更具结构性,政策与资本将从总量扩张转向质量优化 [5][19] 实体经济的关键作用与支撑行业 - 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根基,能稳定就业、促进创新、保障产业链安全,未来将在制造业升级、基础设施智能化、能源体系重构中发挥主导作用 [24] - 先进制造、高端装备、智能机器人、新材料、储能与电网改造、轨道交通等行业将成为支撑力量 [24] - 人工智能技术、数字经济发展催生的广泛产业机遇,以及保障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领域将成为新的经济支撑力量 [25] 科技创新的核心驱动力地位与基金参与 - 科技创新是“十五五”时期增长核心,科技发展从支持性角色转变为引领性力量,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突破卡脖子难题的关键 [2][26][28] - 公募基金可通过深耕科技制造赛道、发展中长期资金产品、加强产业研究能力、投资硬科技企业、布局主题基金等方式参与科技创新周期 [26][27][28] - 以产业链视角和产业发展思维践行投资理念,将成为投研核心优势,帮助投资者分享科技红利 [27] 绿色转型对能源结构与资本市场的影响 - 绿色转型推动能源结构从以煤为主转向清洁多元,新能源、储能、电动车、氢能、节能设备等领域将迎来持续投资期 [29][30][32] - 绿色产业链政策确定性强、投资周期长,绿色债券、碳交易、ESG基金等工具将快速扩容,绿色资产将成为新时期核心定价锚 [29][31] - 直接受益行业包括光伏、风电、新型储能、配套电网系统、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等 [31][32] “十五五”重点发展产业机遇 - “科技+绿色+制造+民生”构成未来经济增长四大支柱,具体包括先进制造、新能源与储能、数字基础设施、绿色建筑与循环经济、生命健康与养老服务业 [32][33] - AI算力及应用、半导体自主可控、固态电池、商业航天、可控核聚变等赛道是市场关注重点 [10][34] - 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等未来产业,以及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改造相关行业将迎来重大机遇 [33]
信息量很大!最新解读来了
中国基金报·2025-10-26 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