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股近三年至少659家公司设ESG委员会
每日经济新闻·2025-10-26 22:21

监管政策与公司治理动态 - 中国证监会公布修订后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针对董事会设可持续发展专门委员会的建议,考虑到企业规模、行业差异未提出明确要求,上市公司可结合自身情况自行设立 [1] - 尽管暂无强制规定,A股已有企业主动推进治理升级,近三年至少有659家公司成立可持续发展/ESG委员会 [1] -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副教授李荻指出,风险管控是ESG理念的核心要义,践行ESG侧重于管理下行风险,为企业的稳健运营提供底线保障,因此设立ESG委员会有其必要性 [3] ESG委员会的公司构成与职能定位 - 在成立ESG相关委员会的659家公司中,民营企业数量最多,达332家,占比50.38%,地方国有和中央国有公司分别有147家和115家,占比22.31%和17.45% [2] - ESG委员会普遍被定位为董事会"战略参谋机构",主要负责对公司长期发展战略、重大投资决策、可持续发展及ESG工作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 [2] - 不同公司的ESG委员会职能各有侧重,例如峨眉山A设立委员会有助于系统性管理气候相关风险,并抓住低碳旅游等新兴机遇,将可持续发展深度融入公司战略 [2] - 恺英网络将"战略委员会"更名为"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以应对气候变化、AI伦理等新兴挑战,委员会成员包含董事长和独立董事,提高了治理的规范性和透明度 [3] 设立ESG委员会公司的市场表现 - 659家公司的平均市值为374.96亿元,其中中国移动、工业富联、比亚迪排名前三,市值分别为1.71万亿元、1.35万亿元和9186.39亿元 [5] - 从股价表现看,截至10月21日,有524家公司年内股价上涨,占比79.51%,其中上纬新材涨幅最高达1287.04%,华建集团、涛涛车业涨幅分别为359.39%和277.62% [5] 设立ESG委员会公司的财务表现 - 营业总收入方面,2024年度有367家公司同比增长,占比55.69%,城投控股、康欣新材、正丹股份增幅领先,分别为268.6%、144.46%和126.31%,2025年中报时同比增长公司数量增至389家,占比提升至59.03% [6] - 归母净利润方面,2024年度有333家公司同比增长,占比50.53%,正丹股份增幅最大达11949.39%,2025年中报同比增长公司数量增至375家,占比56.9%,*ST松发增幅达15646.55% [6] - 净资产收益率方面,2024年度有555家公司ROE为正,占比84.22%,锦波生物、正丹股份、东鹏饮料的ROE分别为58.85%、54.92%和47.49%,2025年中报ROE为正的公司数量增至565家,占比85.74% [4][6] ESG实践的有效性与挑战 - 多数成立ESG相关委员会的上市公司表现更佳,但部分公司股价或业绩仍表现不佳,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副教授李荻分析认为,原因在于有些企业的ESG实践仍停留在形式层面,主要为应对外部压力,未能实质落地,导致难以发挥风险管控与价值提升的作用 [1][7] - 峨眉山A相关人士表示,公司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由董事长、多名董事组成,确保战略决策的权威性,并下设跨部门ESG工作组作为常设执行机构,形成从决策到落地的闭环管理 [7] - 李荻分析称,ESG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信息披露,若出现信息失真或造假,需建立内外结合的处罚与追责机制,企业内部须完善治理与内控,外部应强化多方监督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