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第三季度亏损9.66亿欧元[1]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68.6亿欧元,同比下降6%[1] - 前三季度销售利润4000万欧元,较去年同期40.35亿欧元下降99%[1] - 因重组措施产生约27亿欧元额外支出[3] - 美国关税政策导致前三季度额外成本3亿欧元,预计全年损失约7亿欧元[5] 销量情况 - 前三季度全球销量21.25万辆,同比下滑6%[7] - 中国市场销量3.2万辆,同比下滑26%,为跌幅最大市场[7][8] - 德国市场销量2.25万辆,同比下滑16%[7][8] - 欧洲市场(除德国外)销量5万辆,同比下跌4%[7][8] - 北美市场销量64,446辆,同比增长5%[8] - 纯电车型Taycan前三季度销售12,641辆,同比下滑10%[9] 战略调整与成本削减 - 推迟部分纯电动车型,延长燃油和混动车型生命周期,终止电池自产计划[3] - 启动组织结构优化,计划未来几年裁员1900人,今年内裁减2000个临时岗位[7] - 多次下调财务预期,并被剔除出德国蓝筹股DAX指数[13] 中国市场应对策略 - 销量自2021年9.57万辆峰值后持续下滑,2024年前三季度同比下滑26%[8][9] - 受到中国本土高端汽车品牌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的冲击[9] - 成立上海研发中心,300人团队开发专属车机系统,计划2026年搭载全系车型[9] - 推进“在中国,为中国”战略,已推出第三款中国定制车型[9] - 渠道端整合优化,计划2026年将经销商缩减至100家左右,聚焦一线城市[9] 管理层变动 - 现任CEO奥利弗·布鲁姆将于年底卸任,迈克尔·莱特斯自2026年1月1日起接任CEO[10] - 股东对“共享CEO”模式不满,公司盈利能力持续下滑,股价腰斩[10]
利润暴跌!巨头宣布:将涨价
新浪财经·2025-10-27 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