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和玮的投资理念 - 追求产品状态为“让投资者偶尔会想起来,但大部分时间会忘记”,注重风险收益比与客户持有体验 [1] - 投资终极目的是希望持有人安心托付资产,经历时间沉淀收获稳健回报,而非仅追求净值屡创新高 [1] - 不刻意追求排名极致,不迷恋泡沫期喧嚣,走上注重安全边际、践行长期主义的稳健之路 [1] 大资金管理经验塑造的投资哲学 - 管理长期大资金的经历塑造了投资哲学,使其成为在市场极端波动中保持冷静的长跑型选手 [2] - 大资金规模体量促使投资思路天然带有“左侧”与“逆向”基因,演化成强大的情绪稳定器 [2] - 操作逻辑基于长期价值判断而非短期情绪博弈,例如在市场情绪亢奋时选择撤退,在悲观时逆流而上 [2][6] 长期视角下的投资框架 - 持股周期变长,很多重仓股持有三年左右时间,每年带来较好回报 [3] - 构建“宏观长期视角”与“中观行业分析”相互验证的决策体系,在不确定中寻找长期确定性 [3] - 非常看重买入股票的价格,估值是决定风险收益比的关键,需考察静态和动态ROE及合理市净率位置 [3] 对估值安全边际和交易拥挤度的审慎 - 买入股票最看重的是其能否赚钱,而非故事或空间,对估值安全边际的执着构成抵御下行风险的缓冲垫 [4] - 警惕行业景气高点时看似低廉的市盈率估值,因可能伴随不可持续的ROE水平 [3] - 对估值很高、交易很拥挤的赛道标的不会重点关注,以避免增加组合波动率 [3] 投资执行中的核心挑战与应对 - 投资最具挑战性的部分是“知行合一”的极致践行,核心是“与自己对抗”,避免被短期市场情绪裹挟 [5][6] - 在2024年7、8月市场底部区域基于长期视角和逆向思维判断市场过于悲观,选择逆流而上 [6] - 真正在意的是产品能否为投资者提供持续安心的持有体验,而非让投资者时刻紧盯、频繁操作 [6] 对A股市场及有色金属板块的展望 - 从长期维度看好A股,认为中国制造业和科技进步快,在当时的估值水平下资产安全性非常高 [7] - 认为国际资本未来将趋势性提高中国资产配置比例,市场大概率长期向上,但短期需适应结构性行情和波动加大 [7] - 看好有色金属为核心方向,判断源于对美元信用体系下行的长期展望,尤其看好铜和铝等与新能源紧密相关的金属 [7][8] 对科技股及人工智能浪潮的看法 - 对现阶段部分科技股保持警惕,将当前人工智能浪潮与2000年互联网泡沫类比 [8] - 指出科技股投资关键风险在于融资环境的正反馈可能迅速改变,纳斯达克指数是需要密切关注的风向标 [8] - 在组合中对此类资产保持较低参与度,通过配置其他板块为投资者创造稳健回报并减少不必要波动风险 [9]
银华基金和玮: 知行合一 将持有人体验放在首位
中国证券报·2025-10-27 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