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tlas来了,ChatGPT嵌入浏览器,用谷歌的引擎,革谷歌的命
36氪·2025-10-27 09:36

AI浏览器行业格局演变 - AI技术正在引发浏览器行业的根本性变革,浏览器从被动浏览工具转变为能主动执行任务的智能助手[4][10] - 行业形成"三国杀"竞争格局,主要参与者包括OpenAI的ChatGPT Atlas、Perplexity的Comet以及整合Gemini的Google Chrome[24] - 使用ChatGPT作为主要搜索工具的用户比例从1%上升至5%,显示谷歌搜索壁垒开始松动[22][23] 主要厂商产品策略 - OpenAI推出ChatGPT Atlas浏览器,采用"智能体模式"将对话式交互置于体验中心,能自主完成搜索、筛选、付款等操作[16][18] - Perplexity的Comet浏览器内置AI智能体,主打"可执行网页任务",包括自动翻译、预订会议和在线购买等功能[25] - Opera Neon通过"Do"指令和"Cards"功能实现任务自动化,采用轻量创新策略在传统浏览框架中加入记忆与复用功能[28] - Google在Chrome中整合Gemini模型,但仍停留在"AI嵌入旧框架"阶段,未对浏览器进行彻底重构[29][31] 技术架构与行业生态 - 超过80%的全球主流浏览器基于Chromium开源项目构建,包括Chrome、Edge、Brave、Opera以及新兴的Atlas与Comet[34] - 所有AI浏览器创新都在谷歌技术阴影下进行,底层渲染、加载、视频播放等功能仍由Google控制[36][37] - 从头开发浏览器极其复杂,需要重新实现网页渲染、视频播放、加密体系等全部系统功能,微软最终也放弃自研改用Chromium[35] 市场竞争与入口争夺 - 竞争焦点从技术转向入口控制,AI公司试图掌控用户从思考到行动的整条路径[43][47] - OpenAI通过"全包式体验"实现入口封锁,不让用户离开浏览器,防止信息回流到搜索引擎[52] - 谷歌维持传统搜索结构,用户发出指令后AI在结果页提供摘要,与OpenAI形成鲜明对比[52] - 浏览器竞争本质是"谁能成为用户生活起点"的战争,AI成为新的权力工具[55] 产品功能演进方向 - 浏览器从"搜索/输入→点击链接→查看网页"的三步模式转变为能理解语义、执行任务的智能中枢[5][13] - 新一代AI浏览器能自动读取页面、生成总结,在用户授权后完成发邮件、预订行程、比价下单等操作[10] - 用户行为迁移出现在"节省时间的小瞬间",自动订票、总结文章等功能能快速获得用户接受[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