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深圳首店经济在2025年第三季度呈现爆发式增长,新开首店222家,同比增长34.5%,较2025年上半年总量提升15% [2] - 增长由高能级首店主导、新商业地标驱动、本土与国际品牌协同三大核心亮点推动 [2] - 政策先行、载体升级、品牌聚集三维驱动,深圳正将首发经济锻造成激活商业活跃度的强引擎 [1][28] 首店规模与能级 - 2025年第三季度深圳新开首店222家 [2] - 高能级首店(全国首店22家、华南首店85家)合计107家,占比48.2%,近半壁江山 [3] - 城市首店111家,占比50% [3] 品牌来源地分布 - 内地品牌152家,占比68.0%,占据绝对主导 [5] - 海外国际品牌62家,占比27.9% [5] - 港澳台品牌8家,占比3.2% [5] - 海外品牌中,日本品牌16家居首位,其次为美国、法国、韩国、意大利等国家 [6] 业态分布 - 零售与餐饮首店合计占比达91.9%,是绝对主力 [11] - 零售首店114家,占比51.4%,为规模最大、占比最高的品类 [11] - 餐饮首店90家,占比40.5% [11] - 生活服务、儿童亲子、文体娱等其他业态占比均不足3.5% [11] 零售业态细分 - 海外品牌中,时尚零售业态46家,占比74.2% [6] - 餐饮业态12家,占比19.4%,两类核心业态合计占比超九成 [6] - 国际品牌矩阵涵盖奢侈、潮流、运动、生活方式及特色餐饮等多元领域 [8] 餐饮业态细分 - 内地餐饮首店64家,彰显地域风味与创新体验 [10] - 本土餐饮首店扎根地域文化,并融入现代消费场景 [10] - 引入多元国际特色餐饮,如芬兰姆明咖啡、韩国bb·q Village、日本挽肉と米等 [8] 店型特征 - 标准首店161家,占比72.5%,占据主导 [13] - 非标首店61家,占比27.5%,通过个性化场景、限定商品或跨界合作满足新鲜感需求 [13] - 部分知名品牌新开子品牌首店,如Jordan Brand、香蕉抱石等 [13] - 出现多种特色概念店、旗舰店,如荣耀阿尔法全球旗舰店、亚洲首家COACH Create体验店等 [13] 区域分布 - 首店高度集中于核心城区,南山区132家(占比超60%)、宝安区44家、福田区29家,三者合计占全市超90% [16] - 其他行政区(罗湖、龙华等)合计17家,占比不足10% [16] - 南山区作为科创中心,高收入人群和年轻消费群体密集 [18] - 宝安区常住人口超500万(深圳各区第一),消费需求庞大 [18] - 福田区作为行政金融中心,凭借成熟的商务消费场景吸引首店 [18] 商业载体驱动 - 新入市商业地标深圳湾万象城二期、深圳大悦城集中入市贡献近120家首店,占比过半 [19] - 深圳湾万象城二期开业当日有近100家首店同期亮相 [21] - 深圳大悦城以年轻力中心为定位,聚集24家首店 [25] - 33家存量商业项目调改贡献首店,18个购物中心引进首店超过2家 [19] - 存量商业中,深圳万象天地(18家)位居首店第一梯队,前海壹方城(9家)、深业上城(8家)等为代表 [26] 政策支持 - 深圳市商务局发布《关于促进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拟对首店给予最高300万元奖励 [28] - 政策激励为品牌落地注入强心剂,传递出将首发经济打造成消费升级加速器与商业创新试验田的战略决心 [28]
深圳又上新222家首店,深圳湾万象城二期霸榜
36氪·2025-10-27 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