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025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大会:生态协同为产业升维注入澎湃动能

行业宏观发展 - 中国动力电池产量从2020年的83.4GWh增长至2024年的超过1000GWh,四年间增长十倍多 [1] - 截至2025年9月底,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枪)总数达到1806.3万个,同比增长54.5% [3] 电池技术创新 - 欣旺达发布新一代全固态电池产品,能量密度达到400Wh/kg,20Ah电芯在超低压力下循环寿命1200周并通过200℃热箱安全测试 [2] - 欣旺达实验室已研发出能量密度达520Wh/kg的锂金属超级电池实验室样品,软包循环突破500周 [2] - 欣旺达制定了固态电池阶梯式发展战略,第一代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超300Wh/kg,第二代样品进行中试,第三代全固态电池完成400Wh/kg产品验证 [2] -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提出全固态电池预计在2030年实现小规模应用,2035年有望大规模全球推广 [3] 超充技术应用与突破 - 800V架构在2025年上半年渗透率达到9.5%,分母为506万辆所有新能源车型 [3] - 北汽新能源已量产800V高压超充车型,并与清华大学、壳牌联合开发全气候超充站,采用极速电池加热技术解决低温充电瓶颈 [3][4] 充电网络与生态协同 - 特来电提出充电行业将迎来无人驾驶时代、超充时代和虚拟电厂新时代 [5] - 特来电推出“智能共享超充”解决方案,通过液冷超充和智能调度技术实现功率智能分配,提升设备利用率和投资收益率 [6] - 特来电推动“充电网、微电网、储能网”融合,将充电站升级为智慧能源节点,例如青岛工业园区利用光伏发电并实现电能的灵活调度与交易 [6] - 欣旺达实施“三全”战略,即全产业链深度参与、全区域战略布局、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推动形成从材料到回收的闭环能力 [7] - 北汽新能源打造全覆盖、全场景、全天候的能源网络,互联互通上百家合作方,覆盖几乎所有运营商和第三方聚合平台 [7] - 特来电提出“不做充电桩,而做充电网”的技术理念,通过充电网实现群管群控、有序充电和大数据安全保障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