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流动性回顾 - 中国人民银行在9月强调将保持流动性充裕并加强政策利率引导,开展6000亿元MLF操作(当月到期3000亿元),逆回购操作量73396亿元(到期69494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16000亿元(到期13000亿元),公开市场操作合计净投放9902亿元 [1] - 资金面整体平稳,临近季末略有收敛;中上旬通过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3000亿元缓解政府债发行压力,下旬央行重启14天期逆回购操作(3000亿元)呵护跨季流动性,尽管资金集中到期导致短期收敛,但MLF超量续作缓解压力 [1][8] - 资金利率多数时间低位振荡,月末受跨季因素影响上升;9月末DR001利率1.39%(环比升6BP)、DR007利率1.44%(环比降8BP),R001利率1.53%(环比升11BP)、R007利率1.61%(环比升9BP);R001-DR001利差15BP、R007-DR007利差17BP,较8月末扩大但流动性分层不明显 [6][8] 债券市场回顾 - 除可转债外,9月利率债和信用债指数震荡下行;月初资金面宽松叠加权益市场回调带动债市修复,但基金费改政策引发债基抛压,且权益市场回暖压制债市,可转债与正股走势一致但涨幅有限 [9][11] - 国债收益率震荡上行,长短端分化;9月末1年、2年、3年、5年、7年、10年期国债收益率环比变动1BP、9BP、4BP、-3BP、4BP、2BP;长端利率对利空更敏感,美债10年期收益率呈"V型"走势,月末环比降7BP至4.16% [13][72] - 信用债利率多数上行,AAA级企业债平均收益率2.04%(环比升13BP),AA+级企业债2.11%(环比升11BP);城投债AAA级收益率2.06%(环比升12BP),AA+级2.13%(环比升12BP);信用利差小幅收敛,地产债指数环比持平但政策支撑估值修复 [18][21] 权益市场回顾 - 9月A股主要指数整体上涨,上证指数涨0.64%、深证成指涨6.54%、创业板指涨12.04%;上证50涨0.42%,中证500涨5.23%,中证1000涨1.83%,科创50指数涨11.48%;科技成长板块领涨,受产业政策及美联储降息催化 [25][32] - 投资风格分化,成长风格指数涨6.71%,周期风格涨5.11%,而金融、消费、稳定风格分别跌5.30%、1.71%、1.42;行业表现差异显著,电力设备涨21.17%、有色金属涨12.79%、电子涨10.96%,国防军工、银行、非银金融跌幅超5% [32][36] - 估值方面,中小盘指数估值上升明显,中证1000估值涨幅较大;上证50市盈率分位数处于近10年88%水平,创业板指分位数升至49%;沪深300等指数估值仍低于海外核心指数 [30] 资产配置建议 - 9月制造业PMI为49.8%,环比升0.4个百分点,但仍低于荣枯线;新订单指数环比升0.2个百分点,新出口订单指数升0.6个百分点,外需强于内需,重点行业产需活跃但供需矛盾待解 [40][41] - 利率债预计延续震荡,受权益市场强势、基金费改及宏观修复压制,但跨季流动性宽松限制下行空间;信用债配置情绪偏弱,建议关注短端品种,城投债区域分化,地产债政策支撑估值修复 [42][43][44] - A股10月向好势头延续,科技成长板块为主線,关注三季报及"十五五"政策预期;有色金属板块受益美联储降息及需求增长,仍具配置价值 [45] 基金市场情况 - 9月新发基金202只,环比显著回升,权益市场上涨带动股票型基金发行增加;存续规模环比增6348亿元,同比增36641亿元,股票型基金资产净值同比增13328亿元但涨幅收窄,债券基金同比增10369亿元 [46][47] - 商品型基金领涨,月均涨幅9.72%,主因黄金价格上行;债券型基金近1月年化收益率转负,受费改抛压及股债跷跷板效应影响;混合型基金收益涨幅收窄但中后期科技板块带动回升;股票型基金收益环比下行但风险控制能力提升 [53][59][61][63]
公募基金观察月报(2025年9月)——股市表现较好,债市震荡调整,基金发行热度升温明显
搜狐财经·2025-10-27 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