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快光学现实应用方兴未艾
科技日报·2025-10-27 16:04
他回顾道,从20世纪80年代飞秒技术的成熟,到2001年阿秒脉冲的诞生,再到近年仄秒(10的负21次方 秒)研究的突破,超快光学不断拓展人类对电子与原子核运动的观测极限。"未来,仄秒核子物理、重 核碰撞电离等前沿技术将随脉冲宽度压缩而实现突破。"倪宏程说。 这一技术演进离不开基础理论的支撑。1985年,杰哈·穆鲁与唐娜·斯特里克兰发明的"啁啾脉冲放大技 术",将激光脉冲压缩至飞秒量级,也因此荣获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如今,超快激光已成为光子产 业的核心驱动力,重塑精密制造、生物医疗与量子科技的竞争格局。 除了极短脉冲,太赫兹波段的开发也备受关注。 "我们正站在光子产业从'技术追赶'到'产业引领'的转折点。"日前,在厦门举办的"好望角科学沙龙"超 快光学专场活动上,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沙龙主持人魏红祥在开场中强调。 本次沙龙以"超快之光:从激光脉冲到光子产业新纪元"为主题,旨在推动前沿学术、技术转化与产业资 本的融合和跨界交流。与会多位专家指出,超快光学技术已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前沿,将在芯片制造、医 疗检测、国防探测等领域发挥关键作用。 "AI的蓬勃发展正倒逼芯片技术走向多维化。"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