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整体业绩表现 - 半导体行业在三季度展现出强劲的业绩增长势头,多家龙头企业利润增幅显著,例如神工股份、新相微、长光华芯等8家企业利润增幅全部超过20%,其中5家实现利润翻倍[1] - 行业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格局,部分企业经历高光时刻,例如寒武纪前三季度营收增长2386.38%,净利润增长321.49%,光华科技利润增长高达1234%[2] - 在已公布业绩的39家芯片公司中,有26家企业利润增幅超过10%,但同时有9家企业业绩暴跌,反映出不同领域的发展轨迹截然不同[8] 主要增长驱动因素 - AI算力需求成为最强增长引擎,海光信息深算三号DCU获得阿里28亿元订单用于大模型训练,寒武纪思元590芯片拿下字节跳动、阿里等头部互联网企业大额订单[3] - 汽车电子成为另一强劲动力,扬杰科技的SiC MOSFET产品通过车规认证后切入比亚迪、小鹏等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并获得小米汽车24亿元碳化硅订单[4] - 端侧AI芯片成为新的增长点,泰凌微前三季度净利润大增118%,端侧AI芯片出货超预期,炬芯科技净利润增长112.94%,其端侧AI音频芯片推广顺利并进入量产阶段[8] 企业财务质量与订单储备 - 半导体企业订单储备充足,海光信息合同负债高达28亿元,预付款项与存货合计91.20亿元,寒武纪存货规模达到37.29亿元,环比增长近40%,为后续业绩提供坚实保障[3] - 企业财务质量改善显著,海光信息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激增465.64%至22.55亿元,这一数据甚至超过了净利润规模,显示出有质量的增长[5] - 多家公司净利润实现爆发式增长,闻泰科技在前三季度收入下滑44%的情况下实现净利润265%的增长至15.13亿元,芯朋微净利润同比增长率达130.25%[1][2] 产品结构优化与盈利能力提升 - 产品结构优化成为提升盈利能力的关键,扬杰科技综合毛利率提升至35.04%,利润增速45.51%远超营收增速20.89%,高附加值的IGBT和碳化硅模块营收同比增长超80%[6] - 企业正向高端高毛利领域成功转型,联芸科技扣非净利润同比大增141.76%,成为财报最大亮点[6] - 神工股份净利润同比增长率达158.93%,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率168.06%,显示出强劲的盈利增长能力[7] 研发投入与技术竞争力 - 研发投入成为业绩增长的底层支撑,海光信息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达29.35亿元,同比增长35.38%,寒武纪通过芯片架构迭代提升产品竞争力[7] - 扬杰科技将精益生产融入全流程以优化成本管控,这种产能与研发的协同效应正推动企业毛利率持续走高[7] 产业链传导与市场回暖 - 半导体行业复苏已传导至全产业链,测试企业伟测科技三季度营收创下历史新高,集成电路测试环节的业绩高速增长反映出芯片设计企业的投产热情[5] - 存储芯片市场显著回暖,江波龙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99.64%,佰维存储实现扭亏为盈,内存及闪存产业2024年营收预计将分别增加75%和77%[10] - 半导体设备需求持续旺盛,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销售额达125.2亿美元,同比激增113%,连续四个季度成为全球最大半导体设备市场[10] 政策支持与国产替代进展 - 政策支持为行业提供持续动力,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总额高达1640亿元,为产业链注入强大资金动力[10] - 国产替代政策在金融、政务、电信领域落地,海光信息C86系列CPU在金融信创市占率已超35%,国产半导体正通过性能与成本优势参与全球竞争[10] - 国产半导体在国际化方面取得进展,联芸科技境外收入同比增长28%,产品覆盖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光信息适配全球标准进入政务、电信领域[8]
晚间利好!9家半导体龙头业绩狂飙,最高净利暴增265%、机会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