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代表:美国无法忍受,只对中国有利的中美贸易关系,将重新审视
搜狐财经·2025-10-27 17:20

美方贸易政策立场 - 美国贸易代表称将重新审视对华贸易关系,认为过去20年的关系只对中国有利,美国无法继续忍受[1] - 美方认为中国享有广泛的美国市场准入,而美国企业在华面临严重限制,现有贸易关系已不适用[1] - 特朗普威胁拟对中国商品加征155%的关税,该政策计划于11月1日生效[3] 中美贸易结构与数据 - 2024年中美双边贸易额达到6882.8亿美元,贸易结构呈现互补特征[5] - 中国对美出口中机电产品占比57.2%,美国对华出口以农产品和能源为主,两类商品合计占比超五成[5]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组件“新三样”出口同比增长28%[7] - 2025年1-4月中国“新三样”出口金额已超477亿美元,其中锂电池出口额达216.3亿美元[7] 美国农业与市场影响 - 2025年9月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数量降至零,创七年来首次月度零进口纪录[9] - 同期美国大豆库存同比攀升27%[9] - 2024年大豆占美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14%,出口额达245.8亿美元[11] - 2025年上半年美国农场破产数量升至2021年以来最高水平[11] 关税潜在影响与现状 - 耶鲁大学数据显示美国当前有效关税税率接近19%,为大萧条以来最高[13] - 高关税导致美国家庭年均多支出2400美元[13] - 2018年关税战期间美国家用风扇价格涨幅达83%,家具家电均价普遍上涨两成以上[11] - 美国零售商协会测算显示若关税豁免取消,商品价格将至少上涨8%[11] 稀土产业与供应链依赖 - 中国在全球稀土产业链中占据主导地位,承担70%的稀土开采量和90%的精炼加工份额[14] - 美国军工生产严重依赖中国稀土供应链,钕、镝等重稀土元素是F-35战机等军工产品关键原材料[14] - 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获注资10亿美元推进稀土项目,但目前仅完成勘探阶段[16] - 美国本土巨头MP Materials因对华出口不具备商业可行性,股价单月下跌超10%[16] 中方应对策略与市场多元化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对东盟出口增长9.6%,占外贸总值的16.6%,东盟已跃升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0] - 中国对美出口占比从2018年的20%降至12.7%,市场结构显著优化[20] - 中国形成“研发在中国、生产在周边、市场在全球”的产业链网络[20] - 针对美资船舶实施的特别港务费政策已落地,美森轮船在宁波港被征收445.8万元费用[18] 技术自主与产业升级 - 华为EDA工具进入测试阶段,C919大飞机配套的长江-1000A发动机稳步推进[22] - 国产办公软件WPS已进入政务领域核心应用,达梦数据等国产数据库市场占比达35%[22] - 技术封锁成为自主替代的催化剂,推动产业链向更高附加值环节攀升[22] 谈判前景与制约因素 - 美方内部政策分歧明显,财政部长寻求“重大突破”而贸易代表强调“无法忍受不对等”[24] - 美国最高法院定于11月初审议对华关税合法性,若判决不利可能需返还最高1万亿美元税款[24] - 300亿美元中国商品的关税豁免即将到期,其中家电产品占比45%,豁免延期成为潜在妥协点[26] - 在半导体、稀土等核心领域短期内难有实质性突破[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