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扩容、破界、竞速,第三方驱动电机企业进击新征途

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1-9月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433.4万辆和2436.3万辆,同比增长13.3%和12.9% [1] - 同期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124.3万辆和1122.8万辆,同比增长35.2%和34.9% [1] - 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6.1% [1] 第三方驱动电机企业财务与上市动态 - 精进电动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22亿元,同比增长76.75%,归母净利润3596.53万元,同比增长112.62% [2] - 联合动力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首日股价大涨147.6%,市值突破800亿元 [2] - 联合动力电驱系统销量过去4年复合增长率约87.8%,近3年境外收入年复合增长率接近450% [2] - 大洋电机2022-2024年营业收入从109.3亿元增至121.13亿元,期内利润从4.25亿元增至9.12亿元 [3] - 大洋电机2025年上半年营收62.41亿元,同比增长7.66%,净利润6.02亿元,同比增长34.33% [3] - 双林股份2024年净利润同比激增5倍,并正式启动港股IPO [3] 行业产能扩张与投资项目 - 舜驱动力华东生产基地总投资10亿元,规划年产100万台新能源汽车电机,从建设到部分产线爬产仅用6个月 [5] - 中创智领拟在常州投资约50亿元建设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及研发中心 [6] - 大洋电机重庆基地一期投资超10亿元,规划年产新能源汽车电力总成系统100万套 [6] - 弗迪动力在东莞、合肥等地扩建电机、电控生产基地,产能达数百万套 [6] 技术发展趋势与竞争焦点 - 驱动电机技术向高安全可靠、高效、高功率密度方向发展,800V已成为电驱系统主流趋势 [4][7] - 提高功率密度可通过增加转速、提升电压和优化标准实现,高转速电机和扁线绕组是当前研发热点 [7] - 小米自研V8s电机最高转速达27200转/分,功率密度达到10.14kW/kg [12] -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提出电驱动系统功率密度目标:2030年14kW/kg,2035年16kW/kg,2040年18kW/kg [11] - 行业竞争逻辑从单纯拼产能转向产能、技术、集成能力的综合较量 [7] 第二增长曲线:新兴领域布局 - 方正电机2023年成立子公司开发机器人关节及电机,部分产品已向客户送样 [8] - 大洋电机研发轴向磁通电机技术适配人形机器人,并与同济大学共建联合研究中心,投资梅卡曼德 [8] - 双林股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开发反向行星滚柱丝杠和线性关节模组,中试线年产1.2万套 [9] - 舍弗勒在轮毂电机、轴向磁通电机、波绕组电机等新技术上布局,应用于特种车辆和商用车 [9] 市场竞争格局与挑战 - 车企自研驱动电机冲击第三方企业市场格局,如理想汽车自研静音定转子、碳化硅功率芯片并自建工厂 [10] - 第三方电机企业面临车型技术快速更迭带来的研发压力 [10] - 未来驱动电机可能成为标准化部件,质量和管理的重要性将超越性能和成本 [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