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台湾科学园区通过在地理上高度集中半导体和电子供应链 形成了全球制造业中最集中和高效的产业生态系统之一 这种邻近性产生的协同效应是公司的结构性优势 [1] 生态系统整合 - 新竹科学园区首创集群模式 将芯片生产所需的一切要素压缩在近距离内 提供水电气物流住房安保等一体化基础设施 [2] - 园区内制造设施研究实验室材料供应商设备商封装厂和设计公司可在数分钟内互通 工程师可在同一下午穿梭于台积电工厂清华大学研究机构和供应商办公室 实现实时问题解决 [4] - 集群模式延伸至AI服务器制造 大量电子元件可在国内采购 主要供应商与富士康广达等组装厂相距仅数小时车程 生态系统能以无与伦比的速度完成新GPU架构的原型设计和量产爬坡 [5] 知识与人才流动 - 地理集中促进了熟练工人和隐性知识在公司间的流动 形成了非正式网络 使技术诀窍和故障排除方法快速传播 [6] - 工程师常在整个职业生涯深耕该行业 积累深厚的领域专业知识 密度优势使得供应商和客户能面对面协作解决复杂制造难题 而非跨大洲跨时区协调 [6] - 科学园区与大学紧密合作 如新竹园区与清华大学及交通大学合作 中科与中兴大学合作 确保了稳定的人才输送和学术研究的快速商业化 [7] 政府支持与基础设施 - 中央政府管理科学园区提供一站式服务 公司仅需与园区管理局对接环保安全劳工和税务问题 减少了官僚摩擦 [8] - 中央管理使企业免受地方政治压力影响 并在资源短缺时确保水电的优先供应 政府持续投资在高雄沙仑嘉义建立新园区以容纳台积电的扩张 [8] 规模与营收 - 台湾三大科学园区聚集近一千家公司 雇佣超过30万名员工 仅在2025年上半年就创造了合计2.74万亿新台币(约合906亿美元)的营收 [9]
The Power of Proximity: The Structural Advantages of Taiwan’s Science Parks